第二天
1.中正紀念堂
本來想說要起早去吃當地好吃的早餐店,事實證明我和迪迪都不是早起的好苗子,等我們收拾好要出門單時候已經快早晨十點鐘了,所以我們只能佛係地在去捷運站的沿途把早餐給解決掉。
很神奇的是我們居然誤打誤撞走進了一個早晨買菜的市場,你可以看到很多阿嬤提著菜籃子在攤前挑肥揀瘦,用夾著台灣腔的閩南語跟老闆講價,很有意思。市場裡面也有開早餐店,於是我們第一次嘗到了魚丸肉羹的味道,很鮮,魚丸也很有嚼勁,湯裡還加了芹菜末所以喝起來完全不會膩,好吃到哭泣。
要去中正紀念堂,從台電大樓出發可以乘捷運綠色線到“中正紀念堂”站,出了站口步行200m就可以直接到達。那天氣溫比較高,並且萬里無雲,我和迪迪撐著一把傘走在路上都要被融化掉。
中正紀念堂是為了紀念蔣中正而建,坐落在諾大的民主廣場正中央。從廣場登上堂內有非常多的台階(大熱天的爬樓梯簡直像在朝拜),我和迪迪爬得很虔誠。爬完樓梯就到了一樓的紀念堂,蔣中正的銅像就穩穩當當地坐在中間。這裡有一個莊嚴又神聖的儀式,從上午9點開始一直到下午六點的每個整點,負責在堂內站崗的衛兵會進行一次換崗交接,整個交接儀式會持續進行10min左右,所以準備到整點的時候堂內都會圍滿了旅客。
紀念堂一共有4層,一樓往下的每個樓層都有自己主要展出的東西,都是關於國民黨啦、蔣介石啦,政治色彩很濃重,就不細說了。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每個展館內的志願者講解服務,這裡的志願者是由退休的社會成員或者在校的學生來組建的,負責在館內針對自己所負責的區域進行講解說明,而且態度非常溫和友好,這樣就會讓這個展變得更加深入人心,不至於看展的走馬觀花,因為知識障礙而不知所云的尷尬就隨之消除了。
2.台北故宮
看完中正紀念堂以後差不多是12點,從紀念堂到台北故宮沒有直達的交通工具,要先乘坐紅色淡水信義線的捷運到士林站,再轉紅30公車或者打車直達故宮。為了節省時間(其實是太熱不想等公車)我們選擇了打車過去,路途不算很遠,也就開了不到20分鐘,打表需要370NT。
台北的故宮比較小,跟北京故宮不是一個概念,是中国三大博物館之一,主要是台北藏品的展覽陳列。在負一樓的售票處可以直接掃碼購票(這是到台北以後遇到第一個可以掃支付寶的地方),當然,也可以刷悠遊卡,或者現金支付,票價是350NT。在售票處的旁邊還有語音導覽可以租賃(150NT一個),包含了館內絕大部分藏品的圖文、小視頻介紹,還有地圖導航、AI互動等等功能,小小的很方便攜帶,我跟弟弟都各自租了。(因為打算分開逛)由於館內是不可以攜帶雙肩背包和飲用水的,所以在進去之前要把物品存到自助的儲物箱。迪迪說怕蚊子咬(他非常非常非常怕蚊子)所以要帶一件長袖的襯衫進去,我當時還嘲笑他室內怎麼會有蚊子!事後我也沒有被打臉,室內確實沒遇到一隻蚊子,但是!館內的空調開得非!常!足!可能也是出於保護文物的原因,整個室內環境是非常乾燥且低溫的,於是整個過程我被凍得瑟瑟發抖,迪迪穿著長袖襯衫在我面前耀武揚威……
故宮的主體建築一共有4層,但是每一層的展館面積很大,每個館都會有自己展出的主題。我跟迪迪一起逛了1層之後就分開行動了,因為我們感興趣的點不一樣,兩個人逛一起會很痛苦。進館前租的語音導覽,會根據你的行動路線來定位你在館中的位置,直接在屏幕上彈出相應的文物介紹,很方便。逛了那麼多博物館,台北故宮的語音導覽算是做得很成熟很智能化的工具。(雖然我現在回憶起來已經記不得許多啦)
快兩點的時候我們還一起約在一樓見面到館外的餐廳吃了午飯,博物館當天的票出入館是無限次的,只要出去的時候在手上蓋熒光章,回來的時候憑章入場就可以了。
台北故宮有三大鎮館之寶,分別是翠玉白菜、肉形石(超級像一塊扣肉)和毛公鼎。我自己逛的時候只看到了前面兩個,毛公鼎的展館當時因為人多限流了,需要排隊進去,又正值我折翼痛到捶地之時,所以我就沒去排。
說到折翼,當天真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每個月我都會肚子痛得死去活來,偏偏那天早上我感覺還OK,所以我身上根本也沒帶止痛藥就這樣出門了。在故宮逛著逛著就越來越痛,又冷又痛還沒有熱水!供遊客休息的地方全都坐滿了人,我內心是非常絕望的…於是在靠意志力用了大概4小時逛完了展館以後,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走到了負一樓的醫務室,想看看能不能有布洛芬或者什麼止痛藥可以吃。醫務室裡有兩名女醫師值班,看我敲門進來馬上把我扶到了一張可以躺下的沙發上,又是給我蓋被子又是給我倒熱水,還因為沒有藥而反復給我說:實在不好意思,很抱歉喔!最後還給我灌了熱水袋讓我捂著,告訴我可以在這裡好好休息,等感覺好些了再走,久一點也沒關係。可憐弱小又無助的我簡直像到了人間天堂,同時又在感歎這樣的服務態度也太好太好了吧。在這樣讓人安心又舒適的環境下,拿出手機給迪迪發了信息後我很快就痛到失去了意識…
解鎖了醫務室奇遇,我又重新跟迪迪匯合,在紀念商店買了明信片就準備打車到捷運站。在故宮打車是不需要自己到路邊去攔車的,因為路邊不會有偶然的出租車經過。這裡有自己的打車規定:先到大堂登記打車的目的地,乘車人數,然後由大堂服務員來登記幫忙叫車,確定好車輛以後把寫好車牌號碼的便利貼給你,就可以到路邊去等車了(通常5min內車就會到)。我們都覺得這樣的打車方式比遊客們在路邊搶著攔車要效率高多了。
到士林捷運站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藥店,把止痛藥吃了。因為晚上還得去爬山!(沒錯就是那麼強悍)果然吃完藥以後,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胡漢三又回來了。
今天更的字是昨天的两倍!写困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