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还是不挤,这是个问题。
你过20天的时候,你的老外婆和三个老姑来看你,顺便问起你奶奶来:晚上有没有给孩子绑腿呀?我们说没有。为了证明老旧的育儿方法已不适应科学育儿,我嘴欠地引证了现在专家不主张给新生儿挤乳头的例子,这一说不要紧,彻底激发的你老外婆和老姑们的斗志。老外婆说,要赶紧趁着娃小不知道疼,赶紧给娃挤,要不然以后成了瞎奶头,果果长大后就没办法母乳喂养了(不能不说,老辈们考虑深远呀),甚至还举出了老家邻居阿×的悲剧……三个老姑也随声附和,看那架势,简直有上手要给你挤的势头。我内心里把自己凌迟了数百次,谁让我嘴这么欠呢……为了弥补自己的失误,妈妈只有放大招了――舌战群雄。
我直接搬出大医院的专家来,专家说了:
谁知这都不行,老辈们对专家的说法不可置否,连连摇头……一看此法不奏效,我只能无中生有了。
你们不是有老家邻居阿×的例子吗?我也有:我外甥当时就没挤,人家娃是自己流出来的。后来逼急了,我就连忙说,我娃的乳头自己都流出乳汁来了,不用挤!还信誓旦旦地说,昨天洗澡时,都流出来了,不用挤。
管你三七二十一,我们家果果就是不挤,我们坚持科学育儿!
第一回合:新观念赢。
把尿什么时候开始好?
从医院回来后,奶奶尝试着给果果把尿。之前听朋友的母亲说,她儿媳妇不让她给孙子把尿。虽然我也不赞成给果果把尿,但是奶奶说,老辈们娃出生三天就给娃把尿了,咱这已经算迟的了。
过早把尿到底好不好呢?我一时也无法定夺,只能请教度娘。上网百度了一下。网上列举了如下把尿的危害:
1、对宝宝的脊椎不好
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到三个月会抬头时,颈椎前凸,形成了第一个弯曲;六个月会坐时,胸椎后凸,脊柱形成第二个弯曲;一岁会走路时,腰椎前凸———脊柱形成了第三个弯曲,这样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弯曲。
如果把尿姿势的不正确,会增加骨骼发育不良的风险,发生脊柱侧弯、驼背等情况,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2、宝宝的括约肌得不到锻炼,反而易尿频
家长频繁地给孩子把尿,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尿尿,二不是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频。
3、不利于婴儿髋关节的发育,也容易造成婴儿脱肛、肛裂等现象
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指出,局部频繁把便,婴儿会频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费力程度,这又容易引发肛裂。
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
4、对宝宝的心理不好
大人在给“把尿”的时候,小孩子经常的“打挺”就是他们抗拒的表达,但这时我们大人的经验就是“虽然他打挺,但再坚持一下,就会有了”。就是这个“坚持一下”,让我们忽略掉了他们的烦恼,也给了孩子精神上很大的压力和伤害。
综合考虑后,我只能旁敲侧击地抓住一切机会告诉你奶奶,过早把尿对娃不好……希望说服你奶奶,等你过了6个月再开始把尿。
幸好,你奶奶只是每天晚上给你把一次,把不出来也不强迫,目前来看,没有什么危害,就先按照你奶奶的办法来。
第二回合,传统育儿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