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七日流水记—京都(下)

2019.01.01 日本新年正月初一

日本新年从今天才算是开始,伏见稻荷大社算是京都最棒的庙会了,简单吃过早饭后辗转从市内到郊区,才发现真的是人山人海!

远看都是人


近看也都是人


虔诚祭拜的人群


虔诚祭拜的人群


千本鸟居里像游行的队伍

没法拍出符合我预期的照片儿,跟媳妇儿商量下,决定登山,没错,登顶稻荷山。事实证明,这个抉择是英明的。辛苦媳妇儿,替我背了半程的背包!

没有人的千本鸟居


替我背着双肩包的媳妇儿


把握时间窗口


成功登顶!

蹦跳着下山,顺便来张特写

狐狸据说是神明的使者

趁着时间还早,果断转战下一个景点。媳妇儿说夕阳晚照的金阁寺最美,说走就走~


夕阳晚照中的金阁寺正脸


夕阳晚照中的金阁寺侧脸


门票即守护,可谓良心

就冲这颜值,这趟值了。总结下,我觉得晴天最适合拍照的时候是落日之前,时间窗口很短,光影柔和与相机参数简直云泥之别,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摄影师。


好了,一定要吐槽下我跟媳妇儿为了找吃的走了足足两万步的梗。因为是新年正月的月初,很少有店家开张,在GoogleMap和TableLog交替切换中,我们不断列出备选项,又不断接受不开张的事实,最后只有去一阑拉面排队,最后媳妇儿问我,京都的一兰跟香港的比怎样?我说清水更爽口清澈#尴尬脸#,为了防止连吃三天一兰拉面,没有电话号码的我们决定人肉预约,幸亏预约上了,放张照片开心一下!


明晚去吃寿喜锅!


2019.01.02 日本新年正月初二

今天去大名鼎鼎的三千院,从下榻酒店到神社途中因为没有分清京都的公交公司,险些坐错车,感谢路人老爷爷热情指路,真的好温暖!当时只顾着感动,等回过神来,他已经消失在人海,po一张街道聊作纪念。


干净整洁的街道

三千院在京都市的东山区,远离喧嚣,平添了几分幽灵和禅意。


庭院入门


放低机位


地藏佛


潺潺溪流


有些萌的地藏佛


游客堆的雪人


白色是雪,青色是苔,无色的是看淡世俗的欢喜


仰面天空,不悲不喜


双手合十,不嗔不痴


幽静处有梵音


空山新雪不乏翠绿


阳光作笔,大地作纸


幽静的院落


斑驳树影,最美不过唇齿间

赏了景,念了经,该进食了…

茶香淡雅


甜而不腻


置身世外却也有人间烟火


下午去了趟二条城,德川家康的老巢,碧瓦飞甍比不上故宫甚至洛阳,园林院落却不拘一格。

二条城像极了东都洛阳


雕梁画栋


相比故宫太显简陋



园林设计倒是可圈可点


蓝天白云却也美不胜收

由于心心念念的寿喜锅预约时间是18:30,按照日本人对时间苛刻的坚持,我们决定先去京都站6F的网红抹茶店开心一下,据说可以看到京都塔。


好吃!


真的好好吃!


良心广告,亲测不错!

晚上就吃这个?当然不是!下午六点半准时出现在京都市中京区的こま井亭,地地道道的京都寿喜烧,久仰大名自然迫不及待~

斯蜜嘛噻一路寒暄落座,七八十岁老婆婆颤巍巍的开始操作,那样子不像是工作,也不像是我理解的做饭,而是近江牛肉的身上一笔一画,充满虔诚。

原料本尊


烹饪结束


入了味道的牛肉就生鸡蛋

近江牛肉的质感和鸡蛋的润滑口感完美结合,好吃!

今天的最后一项活动就是去一趟花见小路,就在八坂神社门口不远处,旧时代是艺妓聚集区,也算是古京都有名的红灯区,只是今天的这条小路已经被改造一新,从前的夜夜笙歌,桨声灯影早已作古,只留下猎奇的游人不胜唏嘘。


暗夜流光,行色匆匆


亮点自寻


长曝光尝试


略有些腰疼



京都站最后一抹微笑

京都,像一个耄耋老人,表面上感觉行将就木,细致看来仍旧精神抖擞。日本比不上我大天朝地大物博。仅有的资源,仅有的文化,仅有的那点儿国土和人口,像个穷人家的孩子,用心地经营自己的拥有,狭隘,执着,却又令人不得不敬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12.29 夜晚 HK飞大阪关西空港,尽管是红眼航班,因为订得太晚,仍然很贵( ・᷄ὢ・᷅ ) 2018...
    再见啦悟空阅读 3,093评论 0 1
  • MLeaksFinder原理:MLeaksFinder 一开始从 UIViewController 入手。我们知道...
    昵称2017阅读 5,769评论 0 2
  • 王进喜采石油照片 书中讲了日本通过看到人民画报中王进喜采石油的例子讲了相关性分析,日本通过分析这幅图片得到几个关键...
    骄阳如火阅读 1,560评论 0 0
  •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前一阵子,这首“遇见”很是流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人往往...
    安堇呈阅读 3,45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