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沈从文 “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乌托邦的幻灭

怪我才疏学浅,初读只能体悟到其中如同桃花源般安乐祥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却不曾体悟其深刻含义,学习后才发觉其中的深远主旨——对乌托邦幻灭的感慨。

湘西的北溪上,原存在自然尚真的生活方式,而随着牛羊牲畜的繁殖,人类文明的进步,封建官制也悄然而至。书中的七个野人也并非真正的野人,他们只是一群反抗官制、热爱自由的村民罢了。“官是没有用处的一种东西”这意见是大家一致了。他们约定下来,若果是北溪也有人来设官时,一致否认这种荒唐的改革。他们愿意自己自由平等的生活下来,宁可使主宰的为无识无知的神,也不要官。

但最终他们的反抗方式也彻底惹恼了官府,在最后一个迎春节后,他们血撒黄泉。

“第三天,北溪的人还在梦中,有七十个持枪带刀的军人,由一个统兵官用指挥刀调度,把野人洞一围。用十个军人伏侍一个野人,于是将七个尸身留在洞中,七颗头颅就被带回北溪,挂到税关门前大树上了。出告示是图谋倾覆政府,有造反心,所以杀了,凡到吃酒的,自首则酌量罚款,自首不速察出者,抄家,本人充军,儿女发官媒卖作奴隶。”   
“这故事北溪人不久就忘了,因为地方进步了”。

从流水般的笔触中,我读出了沈从文对原始文明的神往,对以湘西文明为典范所建构的那个原始、率性、神秘、正义的世界的膜拜以及对“乌托邦”最终幻灭的感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来也神奇不已,这个故事的灵感仅仅来自一个缟素装扮的少女的背影,却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情画意的名篇。他用...
    烟水凉阅读 3,118评论 0 2
  • 犹记得小说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
    我是被bi的阅读 1,761评论 0 0
  • 沈从文的《边城》的确写得很漂亮,把小说当散文来写,意境非常美。 看过《边城》的一些介绍,其中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一...
    张鑫_d3e6阅读 3,229评论 2 12
  • 沈从文说:“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
    顾小熙阅读 4,071评论 0 2
  •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
    CCCCSJ阅读 2,8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