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什么去欣赏美

「这篇文章在我电脑里尘封了四个月,记得是一个午后,工作挠人,于是我到楼下的咖啡店,坐在那儿打出了这二千多字,顿时心痛快了,文字有点多,希望和共鸣的朋友交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文】

我发现了一个特赞的APP,推荐给同事:“你看,UI (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做得多棒啊,一个提供全球优质食品的电商,这图片,这风格,多高端大气上档次,多有品质感啊。”

同事马上下载到她的大屏桌面上。

过了几天,同事发现了一个特赞的APP,也推荐给我:“你看,UI做得多棒啊,专门提供高端精致美食的电商,这图片,这风格,简直让我垂涎欲滴,超有品质感呢。”

我马上下载到自己手机桌面上,注册,领了新用户优惠券,下单了一家美式西餐厅套餐,然后心满意足地分享到朋友圈。

此处需要说明,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精品美食APP,但是我和同事却有着一样的感慨,因为此处省略了一万字,那奏是“看看我们正在做的APP,简直low爆了……”

我们赞叹这两个APP,风格简约大气,食物画面精致,好看,尊贵,有种奢侈品大片儿的赶脚,画风不要太美惑,是因为我们有一个low爆了的APP作对比。我想起APP上曾出现过煎饼果子配可乐的实拍图,对,是实拍图,没有美图,没有角度,暗黄的煎饼果子上撒着凌乱的黑芝麻,那绝对是正宗的“暗黑料理”,旁边还搭配了一杯黑色可乐,简直像一杯毒药。当同事把截图发到群里,告知有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怎么能放未经修饰的实拍图呢,然而更让我惊讶的是,是优惠价格标错了,图没有问题。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再也没有勇气看一眼“暗黑料理”,我嫌弃它。

这两年,小而美的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满载着情怀努力生长,平台级大电商包罗万象,纷繁杂乱,人们在海量的信息中越来越难以做选择,花时间,要搜索,比对来比对去,必要的时候还要查查评论,效率实在低下,在都市生活中赶时间的我们,固然需要低价、多而全的普通商品来满足日常的生活所需,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进阶,精神生活更需要经过分类和筛选过的精致商品来满足心灵的愉悦、使用的舒适、品质的感受和服务的贴心,这些都是消费升级的需求。

对比之下,我和我的同事当然喜欢这两个有品质感的精品美食APP,我们马上下载到自己的手机桌面上,下了订单,分享了出去,彰显出了我们有品位的精神生活,从杂乱的、琳琅满目的吃货需求上升到了精致格调的品位需求,我们会仔细放大看APP上漂亮的菜肴,文艺的菜肴名字,洋气的餐厅名字,以及餐厅的位置,是在三里屯,还是在国贸银泰附近,我们还会一键看具体位置,还有餐厅的环境,餐桌,灯光,装饰,摆设,这些都深深吸引我们想去看一看,吃一吃,于是果断下单,想好日期,约上同伴,还想象了一下,应该穿小黑裙共进美餐呢。

做完以上动作后,我们又开始了一万字的痛批我们正在做的这个low爆了的APP。

“我们公司到底定位什么啊,是服务于大型商业集团、商业项目,还是服务于连锁品牌、独立品牌啊?”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模式好伐。”

“就是啊,怎么能用一个模子去套购物中心、百货、超市这些完全不一样的业态。”

“而且入驻的项目都是三四五流的项目,没一点儿名气。”

“要入驻我们的APP简直太复杂了,我们的流程无与伦比的复炸。”

“对,复杂到炸裂。”

“你说我们做得这么难看,天天跟入驻的项目吵架,人家都嫌弃我们。”

“我也嫌弃我。”

我都嫌弃我,我拿什么去欣赏那个超赞的美食APP,别辩解,什么要相信自己,相信产品,产品自己会说话,对,我正在运营的APP已经让我的合作伙伴崩溃了。

跟合作伙伴见过数次面,开过数次会,每次都像是味同嚼蜡,无进展,不对称,合作伙伴认为我们是互联网技术系统开发公司,是乙方,是To B(服务于企业客户甲方),我们应该按照甲方的需求开发对应的移动端应用,而我们呢,No,我们堂堂一个大公司怎么能甘做服务于人的乙方呢,我们不但要设计后端的商业逻辑,还要掌舵前端的商业运营,我们是To B 又To C,To一切,就酱,你们这些小项目,跟着我大哥级大平台,听我的指令,我就带你们玩转地球。

产品定位的不清晰一直是我们难以扒开的痛,合作伙伴说“你们不要用战术的勤奋去掩盖战略的懒惰,否则迟早玩儿完。”

我,一个负责甲方项目在我们APP上的运营,常常受困于战术的无指向性带来的混乱,我们为什么而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实现目标制定的策略、步骤是什么,如此混沌不清,不是缺失方法,而是缺乏思维和理念,因为思维和理念看似无形,却指导着人们的一切行为。

长期活在混乱中,不是追着行业趋势跑,就是忘记自己出发的初衷,中途就会迷失,从而找不到自己。

同事问我:“线下商业会不会被线上取代?”

这本身是一个伪命题,怎么会被取代。诚然,数码相机取代了胶卷相机,辉煌的柯达最终没落,然而柯达的没落,不仅是其技术创新的滞后,更是其对消费变化的忽视而带来的必然结果。还有,互联网改变了传播渠道的变化,传统的电视广播,被网络媒体、移动端取代了吗,他们依然在创造着人类需要的内容,而且,传统的广播启示了当下内容收听类一个新的形式,喜马拉雅FM,蜻蜓FM,以及各类直播平台应运而生,你看,只要跟上消费者的变化,跟上时代的趋势,就能开创新的天下,这新的天下不是打破旧的世界,而是升级和创新。商业亦如此,不管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实体,商业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提供让消费者信得过的质量产品和达到消费者满意的优质服务。

回看我司正在开发和运营的APP,老板在讲话中提到,“要放在产品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做好技术平台,充分发挥云计算和大数据作用,加大产品研发,研发几十个、几百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应用软件,让每个商家都觉得好使、自愿用,消费者也可以深度体验、愿意使用,这样O2O就成功了。”(来自公司的书)

感觉哪里好像不太对,老板的指示,是用技术服务于商家,再到达消费者。这是当下普遍的平台级电商的成功模式,然后通过烧钱式运营,迅速规模化,抢占消费者的入口。

这种模式在过去几十年孵化出了成功的平台电商和垂直电商,大而全和小而美,市场几乎鲜有空白。老板指示里的O2O平台,这个市场也通过合并诞生了一家“赢者全拿”的本地生活O2O平台,不知道还在挤破脑袋是要抢占哪块儿O2O市场份额,我作为一个小员工,虽然不用考虑那么大的公司战略,但小小的我已经困惑不已。

最后,回到题目,我和我的同事在啧啧赞叹那两个精美APP时,我心里就在黯然思考,我拿什么去欣赏美,我处在一个被我们痛批low爆了的环境,我混乱和困惑不已,我让合作伙伴崩溃,我自己都嫌弃自己,是,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去寻找我追求的美的东西,捧着美的东西,用勤奋之力守护和培育它。可是,美好想象之后,我必须得理性思考,得问自己两个问题,什么是美的东西,我拿什么去欣赏它。

所有的混乱和困惑现象,最终都指向一个源头,那就是定位和模式,是什么,请用清新简洁风来表述,这个时代,能用短句和名词说清楚的,就不要用形容词和副词,说清楚,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听明白了且愿意使用,好用,喜欢用,就是美的东西,以及,让别人能够啧啧赞美的东西,请你首先就是美的东西本身,提高自己鉴赏美的能力,修炼美的实力,不但能发现美,更能创造美。

加油吧。

文/从从容容

一个购物类APP的运营者

一个全马实力和马甲线的跑者

一个珍爱生活善于总结乐于码字的少年

2016.12.2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