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变成真

我曾经是一个不会装的人,不过我现在也在经常假装着,有时也真装。

借用李克富老师的话说明假装、真装、不装的区别。

假装是意识层面的,来访者知道自己在装;真装则是无意识的,来访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装。按照许又新教授的说法(心理治疗基础,第49页),前者是完全随意甚至是积极主动的,如从事文娱体育活动没什么区别,完全属于个人的“应对风格”(coping styles),后者则是“相对地不随意的”(relatively involuntary),其目标是缓解精神痛苦,也是处理心理冲突的手段,动力心理学因为这是自我的一种功能,便将真装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

真装与假装之间有一个过度是不装,不装就是尊重事实。

这是不装、假装还是真装?

昨天我刚假装了一次。我去一个小店打印东西,我看到店主的女儿在写作业,经询问得知上三年级了,作业很多,被妈妈带到店里刘写。我看着孩子写在方格本上字,假装非常欣赏的对孩子说:“你写的字横平竖直的,真是一个非常认真学习的好孩子。”孩子很高兴,走时我对她妈妈说:“孩子要经常看到的优点,表扬他的长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对孩子的表扬,我就是装出来的发自内心的认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优秀。

比如和母亲拉家常,母亲经常一遍遍的重复讲她的历史故事,我也装出很感兴趣、很喜欢听的样子,津津有味的边听边说。母亲很高兴,特别渴望我和她聊天,我也感觉自己很孝顺。

如果有人夸奖我,我也会装出很快乐很享受的样子,接受对方的夸奖。当然在我装的时候,我的内心也是喜滋滋的。当我走上讲台时,我会装作充满激情的状态讲述我的话语,大家也会感受到我的激情而受影响。当他人向我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时,我会装出非常欣赏、认可的样子点头微笑,向对方表达我在认真的倾听,我对对方的重视。

我还是一个被别人假装的受益者。小时候,村里和我奶奶关系很好的老太太,见了我都说我有福气,我也深信不疑我就是有福气的人,从小到现在,我也在一直证明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好像我的深信是对的。

当然,我也有真装的时候。比如有次在单位上我和别人闹了矛盾,我一肚子火,我看到其他同事还要装出笑的样子。后来我从单位的镜子前走过,发现我的脸拉的好长,非常难看,我估计我在同事面前的笑,可能比哭还要难看。

其实我是一个不会真装的人,我可以不装,可以假装,因为这两个都需要身心和一,但我很难做到身心不一的到真装。我现在的假装,一般都是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想要表达的状态,然后把这种状态真实的呈现而已。当我呈现出我想要的状态时,对方也会因我的状态而发生改变。我欣赏认可对方,对方就欣赏认可我;我支持对方,对方就支持我;发自内心的赞扬一个孩子,孩子脸上就充满了自信快乐,我也因此而快乐;对一个不是很熟悉的人,我装出亲切的状态与对方互动,对方也很快和我熟悉起来。

生活中,我把自己想要的状态真实的呈现出来,由于我状态的改变,周围与我互动的人都发生了改变,让我逐渐真的成为了我想要的状态。相信与我互动的人也因我的状态而受影响,增加更多的感悟,愿所有的人越来越美好。

李克富//假装与真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