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放电影是件大事,谁家有红白喜事儿的时候才会请人来放场电影。
电影布刚扎好,我们就跑去打听放什么片子,然后吃完饭就早早搬着凳子去占座。若是当然有好几家放电影,还要比较一下哪家的好看。
有天,去学校的路上刚好有场电影。那时我读四年级,要去上晚自习,走到电影场那时间还早,就在那玩,电影开始演了也没走。
看了一会儿,天黑下来,快到上课时间了,就挂念着去学校。但站起来一看四周,发现好几个同学和别的班级的都在那看,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那会儿正看得粘糊,我也舍不得走,就想着再看一会,于是又坐下了。
但等我入迷的看完第一部片子,才发现周围的同学都不见了。因为从来没逃过学,我赶紧站起来往学校跑去。
在半路上碰见几个同学,她们说今晚上放假,不用去上自习了。
我心里正惦记着电影,听到这话不禁暗喜,就转身又返回来看电影,也没想亲自去学校证实一下。
等第二部影片放完,晚自习已经结束了,从学校那边涌来一大堆人。
不知是谁看到了我,就问:“你没去上学吗?今晚上校长去了,发很大火,好多人本来都在这看电影,看了一半都去了。校长说,没去学校的要开除呢!”
我脑子顿时就懵了,心里想被丢进一颗炸弹,炸开了锅,又担心又害怕。
电影再也没心看了,不知道演的什么,一直在想开除这件事。真的会被开除吗?也就是逃了一次课,不至于吧?逃课的应该不止我一个,校长或许不记得我呢?可要是真被开除了,怎么和爸妈说啊?
纠结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上学,被校长拦在了校门口。
“你昨晚上没来上学?去哪了?”
“嗯,去看电影了。”我低着头,老老实实的回答。
“那行,你搬着凳子回家吧,不用来上学了。”
我自知理亏,一句话也不敢辩解,连个屁都没敢放,乖乖的去教室搬了自己凳子回家。
一路上都强忍着泪,不知回家该怎么面对爸妈。回家时天还很早,我爸还没起来。看到我搬着凳子回来,就问:“咋回事?”
“被开除了,昨晚上没去上课。”我怯怯的说。
“哦,不上正好,去把场里的棉花摘了吧。”
当时是隆冬,天寒地冻。我拎着篮子摸到打了一层霜,冰凉棒硬的棉桃时,再也忍不住哇哇大哭。
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可是如果不上学了,我又该干什么啊?越想越害怕,越哭越厉害。
后来,我当然没被开除,校长只不过是吓唬我,我爸爸也是。校长托人告诉我,写份检查,就可以回去上学了。
我喜极而泣,但检查终究没写,也没人追问过。
我不算是个好学生,但是个老实的学生,那一次,让我对上学和纪律有了新的认识?打那之后,我再也没有逃过课。
在今天看来,一次逃课仍不是什么大事,可被开除的处罚结果,足以让一个11岁的单纯敏感的农村孩子铭记一生。所以,一些细节和当时的心情,至今都记忆犹新。
整个小学阶段,除了玩,还是玩,学习都是顺带的事。我们都背着妈妈用旧衣服做的花书包,跑的飞快。
我也会打架,有时被人家追到家,躲在门后不敢出来。
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打瞌睡,下课的时候围一圈人讲故事,或者假装是武林高手,在凳子上上窜下跳。
放学的时候打扫卫生,地上全是纸屑和尘土,一扫就满天飞。
就这样笑着闹着,就小学毕业了,都已记不清学校大门原来的样子。还有东边那座小庙,里面的土地公是被谁拆掉的呢?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