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很多本末倒置的事情,与年龄无关。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讲,当我上初中的时候,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就是特别好。而有的学生比如我也使劲学,可学习成绩就和人家差一大截。姑且不论人与人之间智商差异的因素。那就只剩下学习方法这个因素了。
通过了解,我发现有的同学呢,他们就是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了。
而我呢,上课倒也认真听,可放学回家后呢就拿起市场上买到的的各种辅导教材认真看起来了。
差别就在这里。
辅导教材本没什么,但辅导辅导,它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辅导教材是对所有课本的知识点经过梳理归纳后的,所以相对课本来说,重点明确,学起来也不费劲。但是我忽略了这些知识点的梳理归纳是需要自己通过学习课本,去整理归纳的。再说明白点儿,就是课本有对一个知识点比如公式,有完整推理过程。而辅导教材呢,却只有一个干巴巴的知识点。所以,等到考试题型一换的时候,自己当然就瞬间歇菜了。
这,就是本末倒置。
工作后也是这样。
有些活儿明明就不重要,可是自己总是把太多精力放在上面,真正该做好的事情弄的一团糟。
生活也是这样,我们自认为自己是读过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懂文明讲礼貌。可以对自己的领导客户做到恭敬仁爱,可是对自己的家人呢?对自己身边本该是最亲近的人却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这,也是本末倒置。
古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德性。在德性方面过关了,才觉得有学习的资格。因为往往在一些大事方面,考验一个人的最终还是他的德性。可是今天呢,我们总是追求看了多少书,学了多少知识,报多少课程班。一切都是在追求术,却忽略了道。真正有学问的东西,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点点滴滴并没有用文字去记载,但是它依然能以一种你能够感知到的方式,去教会你一些东西。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对此视而不见。
这,也是本末倒置。
我们仿佛无时无刻都在经历着本末倒置。弄不清楚什么才是重要的。
大道至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最简单的,而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容易让人忽略,最看不上眼的。只有让自己的心能够真正的沉静下来,去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就会发现,我们可能一直在错误的高估自己,错误的去评价周边的环境。
最后,亡羊补牢犹未晚。如果真的知道自己错了,就一定可以将它改正过来。没什么难的,只需要永远相信:正确的东西,永远才去最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