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性思维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我们能轻松解决,而有的问题却令人头疼不已。人因为天生的惰性原因,在遇到困难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和逃避,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不过在接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不同的人反应就有所不同。有的人虽然感到害怕,但也会鼓励自己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能轻言放弃;而有的人则干脆直接逃避,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即使努力也是徒劳。

人类在终身学习和大脑发展这一方面比我们自己想象中的更有潜力;

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他们是强有力的信念,但他们只是你意志的一部分,而你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的;

聪明并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战,取得进步。

我想大家肯定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有可能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心烦的事情。比如早上越着急上班,偏偏就会遭遇大堵车;好不容易磕磕绊绊到了公司,却又被领导撞到自己迟到;开个会还顺便当着大家的面批判一下你熬夜赶出来的方案等等。这些糟糕的事情可能每个上班族都遇到过,此时想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回到正轨上来,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一般来说,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念,一个人所采取的观点将会对他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可以决定你能否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你最看重的事情。但是由于人们的资质、想法、生活环境和自身经历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想法和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比如人们对“能力”一词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不断地被证明,这种人的思维就被称为固定型思维,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需要通过学习来培养,这种人的思维被称为成长型思维。

拥有固定思维的人的特点在于容易轻言放弃,对自己失去信心。比如在职场问题,面对种种不如意时,很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辩解,甚至郁闷发脾气;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的特点是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面对此类问题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会是告诉自己下次出门应该再早点,出方案之前应该先跟领导沟通一下,尽量想办法来提高和完善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

所以不同的思维模式就能造就不同的事情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