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磨玉随记(一)

一直想写点什么东西,关于河磨玉的,但是水平有限,不知道该写什么,后来想,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人看就自己写给自己看,当做是总结,有人参与讨论和指正就更好了,河磨玉知道的人还不少,目前还属于地方玉种,需要有一本系统的书来介绍,我可能做不到,就写一些文字,随手记录关于河磨的点滴。

谈到河磨玉文化非红山文化莫属,这也是河磨的传承,但关于红山用玉素来有争议,最早发现红山玉器是1971年,当时在赤峰出土了中华第一龙的C型龙,陆续又出土了著名的猪龙,龟壳,玉枭,勾云佩,太阳人等等。记得2013年河磨玉雕里猪龙比较繁荣的一年,猪龙层出不穷,各种材质的,黄白的,绿料的,皮子的,出来不少精品,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达摩,当然达摩不是红山文化里,就是闲话带一句。继续说红山,因为内蒙距离岫岩还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所以就有人怀疑古人是否会长途跋涉去岫岩拾取玉材,不过王时麒教授替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经过他的研究,发现岫岩的软玉中有两种颜色是其他玉种中所没有的,这两种颜色就是浅豆绿色和黄白色,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浅豆绿是啥颜色, 不过肯定是见过。而红山用玉颜色恰恰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种颜色,再一个佐证就是皮子,红山玉的皮子恰恰是土内和褐色,这两种皮子正是河磨特有的,这两个观点给河磨玉是红山用与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有人可能想了, 为啥是河磨玉而不是老玉呢?在古代对于玉料的获取限制于当时的条件只能靠拾取籽粒。李长吉的老夫采玉歌里写的:采玉采玉须水碧,也是一个佐证。

再有关于河磨玉的记载源于清朝,出处不记得了,当时提到了细玉沟和白沙河,记载的是每逢暴雨过后,村民会去河岸两边捡玉,大概是最早关于捡河磨玉的记载了。可见对河磨玉的原始开采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幸亏那时没有挖掘机。

以下是关于红山文化的一些图片,当然关于那个猪龙的争议很大,都说是烧色做的假皮子,谈到烧色,其实以前是作为一种玉雕的工艺流传下来的,是为了增加作品的色彩和变化,到了现代就成了作假的手段,不同时代的不同特征而已

图片来自于网络

C型龙


猪龙


玉枭


太阳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门外冬雨风舞寒, 纷飞苍茫遮行路。 无情淋漓有情众, 苦乐参伴修人生。 文.嘉琪 2016.11.10
    舟鲜森阅读 236评论 0 0
  • 如果你的正直不可避免地带了刺, 那就将善良开成花。
    悠然云舒阅读 328评论 0 0
  • 最好不要忽略过去 而是从中得到些教训,否则历史会不断重复上演。 ...
    布大叔阅读 104评论 0 0
  • 做作业 ……全是难点……手绘板手抖抖抖……描出来都跟纸上画的差太多啦……呕
    喵毛苗苗阅读 170评论 0 1
  • “缺乏幽默感”的理工男你想当吗? 说起理工男的典型代表,首先会想到《生活大爆炸》中的一个智商高达187的物理天才—...
    慧眼识人才_陈慧阅读 3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