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轻时,经历困难或磨难的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越早经历挫折,才能更早建立对别人的同理心。
如果只接触浮华而不注重内在品德的,比如,若只看见过好的,却没见过与自己阶层无关却无限趋近生活真相的一面,思维就容易变的局限,在处理人际关系或者面对人生巨大抉择时,会缺乏全局观,导致做出可能不太合时宜的决策。那种感觉就像你堆积木快完成的时候发现中间漏了一块,摇摇欲坠,无奈之下把它拆掉重新来过一遍。
社会上很多有大成就的人(尤其是那些真正受社会尊重的或者他(她)的精神被大众广泛弘扬的),他们都是从小有过蛮惨的经历的,就算没有过很惨的人生经历,也至少在看过别人经历苦难时,有深刻自省然后形成自身一套正确价值观。因为他们淋过雨也知道身处逆境的艰难,所以也想给人撑伞。这是一种发自内在的“利他”的挺身而出,并不是为了“表面好看”的做慈善或者只为了得到别人肤浅的羡慕眼光。因其符合天道,而一旦获得足够多的正面的集体意识反馈,(比如周围人是真正发自内心尊重他的),他的能量会被天道所识别,会加速其成就的步伐,甚至名声会流芳百世。
合乎天道,就更容易把握商道。即了解社会的本质是不够的,因为道理似乎人人都懂……技能通过后天学习都能掌握……很多方法经过反复试错也都能创造出……但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如果缺乏同理心,缺乏道义,很难把一件事做到一百分或者很难持续在某个领域深耕、发扬光大。
当然,并非人人都是伟人或成功人士,或者并非人人都要立志做个有成就的人,因为大部分人每天处理生活里的琐事已经够呛了……但的确也有很多平凡且特别讲道义的人,他们正直、阳光、积极,靠近如此之人,内心也会变得明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