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虎乳养大的一代名相

辛弃疾有一首赠给下属的诗,名叫《送湖南部曲》。

其中的颔联写到“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这句诗用到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明珠薏苡”,说的是汉代大将军马援在交趾作战被陷害的故事。

交趾这个地方大约是现在的越南,当地瘴气弥漫,吃薏仁米可以去瘴气,马将军回朝的时候就带了一车薏米。等他死后,却有人诬陷他说,当年带回来的是满车的珠宝。辛弃疾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是想表达自己和马援一样受朝中大臣的猜疑。

第二个典故是“於菟”,这个词看似复杂,实际上就是老虎的意思。楚地的人叫老虎为“於菟”。放在这个语境中,辛弃疾想表达,下属有赤手搏虎的本领却被自己牵连。

“於菟”这个词出自于《左传》宣公四年,和楚国名相鬥穀於菟有关。

鬥穀於菟,芈姓,字子文,是楚国著名的令尹,曾三次为相,并且捐出家中财物,帮助楚国渡过难关,是成语“毁家纾难”的出处。

他的名字很有意思,鬥是他的氏,他的父亲鬥伯比也担任过楚国的令尹,可以说是名门之后。

“穀”和“於菟”都是楚国的方言,意思分别是“乳”和“老虎”,连起来就是老虎奶大的孩子。

那么,既然他出身名门,为什么又会成为“虎孩子”呢?

这和他的父母有关。

他父亲是斗伯比,母亲是郧国的公主,二人除了是表兄妹,还是恋人关系,可能是爱的过于热烈。他们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就私相授受,生下了一个男孩。

他的外婆郧夫人觉得女儿未婚先孕实在丢人,于是就偷偷把这个孩子丢在云梦泽。有一天,郧子路过云梦泽的时候,猛然发现,一只老虎正在给男孩哺乳,非常惊奇,就把这个孩子带回去,让女儿抚养。第二年,又让女儿嫁入楚国,和斗伯比成亲。

这个故事带有很大的传奇色彩,经不起太多的推敲。

比如:猛虎怎么就能对一个小儿忍住口水,还能给他哺乳?

郧子路过云梦泽的时候,怎么就偏偏看到了老虎奶孩子的一幕?

更可能的情况是,斗伯比和表妹的私通行为最终被郧子知道,他主动去找回了孩子。后人为了神话子文,才增加了老虎哺乳的戏份。

子文长大后,尽心竭力辅佐楚成王十七年。

这十七年中,他清廉勤政、律己恤民,深受爱戴。

《左传》写子文,更是褒扬其德行、人品、武功。

德行方面,在国家危急的时候,他毁家纾难。

人品方面,他为了推荐贤才,让位于子玉。

武功方面,他辅佐楚王灭掉周围国家,使楚国成为南方霸主。

除此之外,《左传》还把他和子玉对比,认为他宽厚慈爱。

从家族方面来说,子文还是鬥氏家族的兴盛者,他将家族发展到巅峰。

子文,这个虎乳养大的孩子,无论对国还是对家,都功莫大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