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二那年放寒假的前一天晚上,我做出一个决定,从学校走回家,爸爸给我的钱没花完,够路费,我只是想看看成功是否有什么方法。
从早上不到八点开始,我就在路上了。行走的过程中,发现了路上有很多大路标,大路标之间有10个小路标,每个小路标之间我可以走150步。然后我就在想数数并记下一共有多少小路标,就可以算出从学校到家一共需要走多少步。
一步一步总是可以走到家的。但当你把目标一下子盯到全部的步数上时,人通常都发现这个数字太庞大太难实现,还没出发就已经没了信心。这时我想起了《读者》上看到的一篇关于马拉松赛跑的事,冠军被日本一名叫山田本一的个头不高身体并不壮实的小伙赢取。当记者问他靠的是什么获胜时,他的回答很简单:“我凭的是智慧”,记者觉得长途赛跑不是什么尖端技术,怎么会是智慧呢,所以就把他的回答没当回事。可是第二年马拉松赛跑他又一次获得冠军,他的回答与前一次相同。人们才从他的自传中知道了确切的答案。在赛跑之前他把全程的路线细看了一遍,同时把一些醒目的建筑记了心里。比赛开始时,他把最近的建筑物作为目标,而没有想终点目标,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第一个目标奔去,然后以同样的速度奔向第二个,第三个……直到终点。但绝大多数人在最开始时就把目标定在了终点线,起初时非常快,但跑到中途,想起离终点还有那么远的距离,思想就会走神,不可能像起初那样快了,而且人也容易疲乏。结果冠军就被这位凭智慧而比赛的将军夺走了……
从他那里又获取了勇气和信心。
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三个在大门外面玩的小孩子忽然惊呼:“chao娃娃来了,chao娃娃来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跑进门,铛啷一声锁上。我用手理了理自己被山风吹乱的短发,在想我是个超娃娃吗?(chao人在我们老家的方言里说的是那些智力不正常的人)。当时没多想,还有点伤心,只是鼓励自己要继续前进,顾不得忧虑费神,万一天黑之前到不了家就是大问题……
现在想来,也许这就是绊脚石,就是阻碍,就是困难和挫折吧,但这也是必经之路,非走不可。
在路上还碰到了一根鸡毛在飞,竟然比我走的速度还快。争强好胜的我开始不服气这个鸡毛。我开始跑起来,我才不相信鸡毛还会比我快。但事实就是它比我快,而且还快多了!我就继续跑,转弯出现一堵墙的时候我看着鸡毛徐徐落地了。
我也跟着慢下来,但继续在走。我在想这个鸡毛和我相比它有什么优点?古人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是不是说的就是鸡毛很会借力,这是它的优点。我再看看自己有什么优点?我有内在的动力,不管有风没风,只要我愿意,我就能走能跑。我的前进靠的是内力,不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但如果把这两个优点结合起来,岂不妙哉!一个渴望欣赏终点风景的人,幸好有导师带领,让他明确目标,有平台辅助,不再是步行,而是乘上高铁坐上飞机,旅途还有很多小伙伴,不再孤军奋战!成功的步骤都具备了,只需要出发进行就OK了……
没错,只要出发,就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