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自建源的配置到使用

服务器端:

1.关闭防火墙,selinux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sed -ri '/^SELINUX=/c SELINUX=disabled/' /etc/selinux/config
setenforce 0

这里设置selinux应当重启一次

2.开启ftp服务

yum -y install vsftpd
systemctl start vsftpd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3.修改yum的配置文件

创建自建yum仓库目录
mkdir /var/ftp/myyum
修改yum设置,开启缓存功能,指定缓存路径
vi /etc/yum.conf

keepcache =1
cachedir = /var/ftp/myyum
!!这里更换yum缓存地址可能会导致nginx这种以添加nginx.repo方式的rpm包不能存放到相应的路径
解决方案:find 缓存路径 -name "*.rpm" -exec cp {} /var/ftp/myyum \;
        createrepo /var/ftp/myyum

4.为yum自建源下载rpm包

yum install cmake --downloadonly

5.创建源

yum -y install createrepo
createrepo /var/ftp/myyum

注意:每一次下载新的rpm包到/var/ftp/myyum之后,都应该使用createrepo 使新的rpm包也被识别到

6.拷贝整个yum官方仓库的base+epel大概是10G多到20G之间的样子

这里做的是自建源,只满足自己的需求即可,不再继续介绍

可以写一个计划任务来定时更新自己的yum仓库

客户端使用:

在另一台虚拟机上面测试

添加自己的yum源
vi /etc/yum.repos.d/myyum.repo
[myyum]
name=myyum
baseurl=ftp://172.17.0.3/myyum
gpgcheck=0
enable=1

更新缓存
yum makecache

注意:自建yum源更新之后,同样需要在客户端机器上面更新yum缓存:yum makecache

yum -y install cmake

这里就可以观察到cmake是从自己的yum仓库下载来的了:
2020-08-17 13-10-57 的屏幕截图.p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