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每天都会在互联网上读到大量的文章,单单以阅读量和阅读时间而言,也许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时刻。如果你想,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无限地阅读下去,那数不清的公众号、客户端和超文本链接,将带你进入一个无始无终的信息世界。
所以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时代还有必要读书么?
回答“否”的人,就先不再这里多提了。遗憾的是那些回答“是”的人,也多陷入了一种怪圈里。
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缺少色彩和厚度,需要从书中去汲取些营养。我们参加许多线上和线下的读书会,讨论各种书籍。我们甚至付费订阅读书会的会员,让心目中的大咖们给我们领读分享。
遗憾的是,自己始终没能静下心来,完完整整地读下一本大部头。那些一时冲动买来的书,还整齐地躺在床头不远的位置。
所以问题变成:
既然有“10分钟读完《XXX》”、“某某带你解读《XXX》”等更高效的速读手段,为什么还要耗费时间,一字一句啃下大部头呢?
2
有一本名著《自私的基因》,在读书圈被广泛引用和推荐,更有不少类似于“10分钟解读”之类的干货文章。
读完这些周边文章,你也许会了解下面这些干货:
基因不是生物体的一部分零件,而是主人。
基因有自我目的、自我逻辑并且唯我独尊。
基因的目的是把自身的拷贝尽可能地复制下去并获得永生,为了这个目的,不惜牺牲个体的利益来保全整体。
所以说,基因是自私的。
但如果你真的读过原著就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多次申明,这里所言的“自私”绝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私概念。基因并非真的有什么目的,更不可能有“自私”的意识,这仅是一种拟人化的比喻。想要明白其确切含义,离不开对原著的精读和思考,它有关“物竞天择”、“博弈论”、“生物学”、“遗传学”、“人存主义”等概念,实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念。
只有读了原著,你才能一点点品味着“为什么卵子要比精子大那么多?”、“为什么是雌性承担照料孩子的义务?”、“为什么在危险时向群体发出警报的个体会承担更高的风险,但它依然选择这么做?”、“为什么孔雀不顾‘天择’原理,进化出如此巨型却负担的尾巴,却反而获得了竞争优势?”等问题,才能享受到思维在未知领域探险的兴奋,在思考和沉淀之后将一本书中的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
而仅仅明白“基因是自私的”有什么用处?你甚至连一个书中所举的基本例子都想不明白,更不用提其背后流动的思想脉络了。
3
有一个问题一直很困惑我:从一个人接受各种讯息,到他本身成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个体,中间的鸿沟到底是什么?
从微观到宏观,从自然领域到社会领域,有一些共性的现象对我有很大启发。
同样是电子和夸克,不同的组织结构可以决定物质是金还是土;同样是东西,分类摆放的时候就叫做资源,混乱无序的状态就被称为垃圾。薛定谔曾写过一本书《生命是什么》,讨论过火化后的一堆碳氧钙原子组成的骨灰,与拥有健硕身躯和充沛精力的人(它们是相同的物质),其巨大差别究竟在哪里?答案是负墒,即特定结构下的秩序。
不管在什么层面上,“拥有”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你所拥有事物的“特定结构”,都要远远重要得多。
想象我们身边的事物,房子值钱,但不是因为砖和水泥,而是位置和构建方式;身体可贵,不是因为那一堆原子,而是它们有机组合的稳定性;甚至钱本身,贵重的不是那些纸,而是其被印成的钱的形式。
举这么多例子,我真正想说的是:
重要的是知识结构,而不是知识本身。头脑中的那棵有根、有干、有枝叶的结构之树,是无知与智慧间的根本鸿沟。
4
速读是什么?
它是屏蔽疑惑、寻找、思考整个过程的快消品。而这个过程,恰恰对于建立起知识结构而言,不可或缺。
每天早晨起来,坐在马桶上读一篇干货文章,吃着早饭听一听好书分享。可你的疑惑是什么?你的好奇心究竟在哪里?你所看到听到的东西,与知识结构中的哪些相符,哪些冲突?它带给你哪些新的视角、新的疑惑、新的好奇?
这些,都不是单纯的信息所能带给我们的。成千上万的、多到让人头晕目炫的信息,甚至只能起到反作用。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自己也了解过好多书,也非常勤奋地阅读着,以至于再没有多余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思想、寻觅自己的困惑。
某一天,我看到了咪蒙推送的一张图片:
作为“麻辣鸡汤”派公认的教主,这位废寝忘食接连创作网络碎片文章的网红,自己却在孤独地啃着大部头。有幸我读过其中两本《路西法效应》和《量子力学史话》,都是读起来非常吃力、读完却大有收获的那种。
那些拼命鼓吹碎片化阅读的创作者,都是努力啃着大部头的学霸。他们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商业利益,而不是帮助每一个人真正地成长。
各种充满正能量的读书会,它究竟推动了、还是阻碍了你的阅读之路,也是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你要明白,阅读是一个人的事,成长也是一个人的事。参加读书会这么一个简单的行为,远远无法替代这一切。
不要被时代就这么忽悠了,浪费了可贵的青春。别失去对一切的怀疑之心,别跟着茫茫大众去做容易而轻浮的选择、别被一时的风潮轻易蛊惑。
我真心觉得,速读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谎言之一。我也真心劝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有缘之人,不妨重新拿起久违的大部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