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的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余秋雨《文化苦旅》
今天的风声大到几近将房间的音乐声淹没,早起坐在窗前读三年前买来却一直未来得及读完的书,不成想心中杂念太多,只是单纯而机械的看着字,内容一个字都没进去脑子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诱惑也会随之增多,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听音乐看书,心里却想着手机里是否有消息进来,朋友圈是不是有更新,所能做到的就是将它开勿扰模式,而后让其远离自己。
长大后才发现唯有孩童才会每天睡前期盼新的一天到来,孩子可以过一个充实而有趣的一天,而大人的一天需要自己努力将它去填满才能与虚无感对抗,自己稍有懈怠无聊和空虚就会趁虚而入,吞噬自己仅有的自信心和美好的心灵,当自己陷入周期性迷茫时,努力的想让自己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才更可怕。
在我看来,人这一生所经历的美好不过是美好本身的万万分之一,人们从呱呱坠地的一无所有,期间捡起许多,丢掉许多,来来回回循环往复,再到生命结束空手而归,最终溶于一抔黄土、散入大海抑或随风而去飘荡在山间大漠之中,人世间再无一丝丝痕迹。
在生活中遇到一个人有时会莫名的喜欢,对方的喜好一无所知,只是一面之缘,但是当对方挥手说再见那一刻内心还是会被失落感和悲伤占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和事明明就发生在几个月抑或几天前,而记忆中却怎么也想不起相处时的细节,更甚连对方长什么样子都记不清,跟朋友抱怨自己是否是真的老了时,对方给出了“过客”二字的答案,因为一个人写的过客这首诗,但是此人是谁却也记不起,人着实是可怕的动物,当时明明很中意那个人,等回想时却怎么也记不起其样貌和姓名。
“八岁那年和十八岁那年,中间有十年;十八岁那年和二十八岁那年,中间有一生。”这样的话是否是准确的,没有正确的答案,也并没有人真的去一探究竟,就如三毛讲的“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恰恰因为见到过,才知道天真的美好”。十年的时间刚刚好,嘈杂的世界,天真无邪的走进去过,“安然无恙”的走出来,拿起些许丢掉所有,憧憬美好,努力发现生活中万万分之一的美好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生活继续,努力去探究一些未被发现的人性内容也有些许期待。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文人的路,不易
王 敏
2020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