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块的重量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着,细密的雨丝在空气中织出一张朦胧的网。闷热的潮气蒸腾着夏末的余暑,像一张黏腻的纱幕笼罩着整个村落。路过梅奶奶家门前时,屋内突然传来她洪亮的嗓音。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说话向来中气十足,平日交谈总带着三分争论的架势。

透过门帘缝隙,我看见梅奶奶正对着坐在客厅的那位年轻男子急切的解释:“我刚出去借了一圈,也没凑出2000块钱……”她花白的发丝被汗水黏在脸颊上,厚重的眉拧成一坨。年轻男子始终面带微笑,这份冷静愈发衬得老人的局促。

“怎么了?”我掀起门帘问道。梅奶奶指了指厨房,声音里带着几分难堪:“我买了一个净水器,没钱付,刚给儿媳妇打了电话说了,她埋怨我不该买……”

厨房门口那面墙上已经安装了一台崭新的净水器,包装膜还泛着光。“现在水质量不比以前,老话说的对,病从口入,所以要喝健康水……”净水器老板一边说着安装净水器的必要性,一边在手机里翻找着图片。

我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梅奶奶的背:“既然您没有钱,那就不要买了。这也不是当紧的东西,何况又不是三五十块。让远在江苏务工的儿媳妇付钱,那不是制造家庭矛盾吗?”紧接着,我又对老板说:“老人家手里没几个闲钱,每个月就那两百块的养老金,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养家也不容易,挣点钱上顾老下养小,还有人情往来……”

老板嘴上说着:“理解,没事的,卸了就行。”却举着手机给我们看:“这都是你们村上安装的客户,你看这是你们村上老李书记,他也安装了。还有这个,这个……”

我拉着梅奶奶的手劝道:“没事,老板刚说了,卸了就行。您别为难自己,也别给孩子添负担。老李书记、平表叔,他们购买一台净水器都在能力范围内。不要因为净水器影响了家庭和谐。”

门口小广场上,聚集起了看热闹的左邻右舍。郑师傅说:“她刚才问我借两千块钱,她说买净水器,我就劝她不要买,没借给她。”英奶奶接过话说:“刚也来问我借两千块钱,我也劝她了,净水器就像个鸡肋。”

何师傅插口道:“老板他们是宋家坪的,今早上把这些老年人接到现场会去了。去了领点免费的大米就行,东西就不要买了……”

“就是就是!我今天也跟去了,我就只领了五斤装的大米。”郑师傅附和着。

此时,年轻老板抱着纸箱从梅奶奶家出来了,径直走到车子边,把纸箱装进后备箱。梅奶奶也提了一个小纸箱放在老板身边,连声说着:“对不起……”大家都自觉地禁声,目送着老板驾车离开。

大家又七嘴八舌地安慰她,并纷纷举着其他人购买后又后悔的例子。年轻的何师傅说:“那个净水器24小时要接通电源,您舍得一直插着电?”梅奶奶叹了一口气说:“唉——卸走了也好,我的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说完又从家里端来一筐枣子,邀请着大家一起吃点……

净水器固然好,但梅奶奶可能因为业务员的热情推销,又或者拿了人家赠品,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向邻居借钱,联系了儿媳妇。最终因为没有钱,老板无奈卸走了净水器,梅奶奶也长舒一口气。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太阳终于撕开云层的缝隙,将金色的阳光洒在广场上,大家纷纷散去,各自回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