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课题:伟大的悲剧  学科: 语文  上课教师:黄丹敏  评价教师:韦法初  

观察视角观察内容观察点评价

教师行为学习目标:虽然课堂上没有呈现学习目标,但从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来看,目标还是适宜的:用《伟大的悲剧》一课中的核心知识来完成驱动性大任务——拍摄纪录片。这个任务有挑战性,也有操作性。

学习情境:黄老师根据《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的传记特质与它在第六单元中的作用创设了学科情境:收到邀请函,拍摄纪录片。这个情境情境与任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的欲望。

问题任务:黄老师并不急于一上课抛出这个驱动性问题,在情境创设之前,通过南极“阿蒙森—斯科特”站名由来与抢答来活跃课堂气氛,为下面的问题解决蓄势。接下去,黄老师将驱动性任务分解成三个子任务:为纪录片开头写故事简介,推荐纪录片特写镜头,以斯科特口吻为后世的追梦者写赠言。第一个任务对接单元语文要素浏览,第二个任务对接单元主题探险的同时充分渗透了其他语文要素,如精读与精思,突出了语文味。第二个任务很好地承载了传记的“文学性”特质。作为拍摄纪录中的一个环节,第三个任务似乎体量不够。因为纪录片还有很多重要的内容,如朗读脚本、画外音、解说词、配乐等。建议添加一个能对接文本特质的任务,比如“召开纪录片发布会”,以回答网友的质疑:茨威格不是随行记者,怎么保证传记的真实性。这个任务就指向了传记的“真实性”。能保证文本特质的情境与任务才是有效的。

过程评估:在过程评估中,黄老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中的提示、问答,无形中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议设计评价量表,用评价量表来反馈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特别是第二个任务应该是评价中的重中之重。

技术辅助:黄老师的板书能抓住课题“伟大的悲剧”设计,但板书只呈现了“伟大”方面,“悲剧”方面没有在黑板上呈现,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黄老师非常用心地把多媒体技术融合到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助力学生解决的效果。但这种效果距离现在要求信息技术高度与学科教学融合还是有差距的。“路漫漫其修远”,接下去,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方面作出更多的探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与家长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针对这段时间孩子们的学习...
    3acf34de1072阅读 56评论 0 0
  • 打破手写痉挛障碍,重拾书写信心 书写痉挛,这是一个相对不那么广为人知,但却给许多人带来困扰的病症。 书写痉挛主要表...
    在川上曰阅读 69评论 0 0
  • 5月28日,是我的生日。 本来已经忘记,可在办公桌前,坐下来时,却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祝生日快乐! 心里一惊,还...
    天马行空58阅读 209评论 2 5
  • 第一个百天马上要过半了,人生过百也是眨眼间的事 昨日反思: 1、番茄钟的正向记录,做的还不错,戴上耳机,自己能进行...
    Claire的小森林阅读 75评论 0 0
  • 在评价康德的思想时,黑格尔曾断言只要还有人类存在,其深邃与魅力就会永远经久不衰。还有,就思想的深刻度而言,可能一直...
    来者2024阅读 6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