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离合肥并不远。100多公里的距离对于今天“车时代”的人来说,不过是一两个小时而已。
然而,我已经有几年没回家了。其中的原因,一是工作忙,再有就是一些说不清的家庭琐事。
2017年的春节,我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回家。
父亲已经75岁了。
在北京打工的大姐带着刚刚在北京开始艰难创业的侄儿已于年二十五回家。眼看就到五十岁的大姐告诉我,前几年,父亲对我们姐弟俩回家并不太在意。姐姐在北京打工,越到过年越缺人手,而且工钱也高,为了生活,她也是几年没回家了。
腊月二十八,我电话里告诉父亲,准备初二带孩子回家。父亲淡淡的说:“你要是忙就算了。”并没有听出什么话音,倒是母亲接过电话:“你爸都念叨多少回了,就想你回家看看。”
大年初二,一大早,我在后备箱里装上烟酒等礼物,将女儿从热被窝中唤醒,开始踏上回家的路。
城市的道路在春节期间异常畅通。市区曾任何时候都水泄不通的道路,除了偶尔驶过的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几乎看不到车辆。看来,越来越大的合肥也越来越向移民城市靠拢了。
很快,在出城高速附近,车辆开始了集中。由于事先做好了功课,从合肥到老家的这段高速跑的飞快。下了高速,很快进了县城,才发现,短短的数年时间,我已经认不出曾经的家乡了,凭着模糊的方向感行到玉龙广场附近。灵活的侄儿早已得到通知,骑着电动车跑来引路,终于将车子停到了老家门前。
母亲前年从我们这回去了。十年的时间,帮着我们照看孩子、照顾我们的生活,一直到孩子上了初中,才回老家了。对于母亲,我并不觉得陌生,倒是多年未见的父子有了些生疏。
令我欣慰的是,尽管1942年生人的父亲,已经是望八的年龄了,还是面色红润、耳聪目明,除了满头白发,瘦瘦的身子骨还很硬朗。这当然得益于他的勤劳。
父亲六十岁退休后,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别人做点事。挣点钱是小事,关键是他手、脑都闲不住。门前屋后,还精心的侍弄了几块地,兴点青菜、萝卜。虽然不值多少钱,不过可以随时吃到绿色新鲜的蔬菜。
住了几十年的老屋眼看就要拆迁了。拆迁的车辆就停在不远处,回迁房就在对面的小区。父亲分到了两套房,自己准备住在一楼的那套:三室一厅,还有个四五十平米的大院子呢。父亲带我来到将要搬进去的那间房里到处看了看,告诉我他准备自己动手简单的装修下。
生活是这样的越来越美好了。
对分到的拆迁房。父亲也做了安排:两个儿子一人一套(他就住在准备给我的那套里)。女儿的也正在想办法。我们三个孩子(其实都是人到中年了。我最小,也是奔五的人了),都有,手心手背,都是父母的牵挂。
父母像勤劳的老黄牛一样,一辈子都在为孩子做着奉献。年轻时,只要有可能就去帮别人代班,挣加班费,退休了帮我们带孩子……父亲说能帮你们做点事,我们心里很自豪的,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们就高兴。真是理解了过去老人说的“上为下真心实意”的含义。
我以前上学时,总是觉得父亲啰嗦,有时也耍性子,和父亲争执,等有了自己的孩子,女儿经常嘟着嘴抱怨我啰嗦,才明白父亲啰嗦里满满的爱。
四十不惑,真有道理的。
几年的时间,县城陌生而矜持得像个客人。新修的马路,新建的公园、广场,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整洁、大气的新县政府。我以前就读的中学也搬进了新的校址……路名也变得陌生起来。我凭着记忆一一回忆、复原。
毕竟,还有些老痕迹,我逐渐认出了一些尚未拆去的建筑。岁月将皱纹印上面颊,对城市来说,时间意味着更新。
多年前,我因为采访路过一次家门,那时,我不到四十。几年的时间,如今,父亲看到我第一眼的感慨:“儿子,你头发怎么白了?”其实,他忘了,我不再是那个调皮的不听话的孩子,而是人到中年了。
对不起,父亲,我真的应该常回家看看。我们飞得再远,也不过是逃家风筝,一辈子,都离不开父母的牵挂。(胡晓斌)
附记:本文写于2017年春节后。再修改于2018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