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攀登者”变成“峰顶绝恋”

曾经,有人说珠穆朗玛峰不属于中国,“你们自己的山都没登上去,凭什么说是你的?”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成功,中国人第一次站在地球之巅。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共9人再度成功登顶珠峰。这一次的意义不止是登顶,他们还在这地球之巅上树起测量觇标,测得珠峰的精确高度为8848.13米。

坦白说,许多人是不知道这么悲壮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因为这部电影,有更多年轻人了解到当时中国人的不容易,了解到当时中国人的精神气。由此,不得不说到,电影的功能性不光光是给观众提供娱乐放松,电影的功能性更是在记录一些东西,在提醒人们勿忘一些东西。而《攀登者》这部电影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当时的人们究竟是为什么攀登珠峰。

我们是为了国家主权在奋不顾身的作战。

从《攀登者》这部电影的历史意义来讲,打满分都不为过。

但遗憾的是,导演编剧没能了解清楚那一代中国人的精神气。

什么精神气?

维护国家主权的精神气。

也正是因为不够了解,导演不能明确自己究竟在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攀登珠峰,这本该是故事的基调。顺着这个逻辑,该拍的是如何克服困难攀登上珠峰的剧情。但在电影中,爱情成了主基调。 不是说,电影不可以有爱情。可以有,但绝不该成为主线。

坦白说,我不喜欢爱情,但我竟看到一点琼瑶剧的影子。

尤其是电影的开头,有学生问吴京。

你为什么去攀登珠峰?

这个时候,画面切换成吴京和章子怡。

我们得清楚一个事实:

《攀登者》是以攀登为主,爱情为辅的主旋律电影,而不是以爱情为主,攀登为辅的爱情电影。从被爱情包裹的攀登中,我们体会不到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登上珠峰的艰难,更不会体会那种牺牲的悲壮感。

 这不是我们的感官出现问题,而是电影本身没能拍好关于攀登者的故事。

 连所谓的魂都没了,即便表演再精彩,特效再宏大。

 那,终究只是一个精致的外壳,打动不了人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你要保证自己处于倾听状态,有的时候不是你听不明白,而是你无意去听别人的话,只想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要想弄明白别...
    卿城卿国阅读 1,568评论 10 28
  • 这个时代谁都不是傻子,把别人当傻子的人才是傻子。 有时候人家不说,并不代表人家不知道,人家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
    生活就是美美哒阅读 1,018评论 0 1
  • 这窗外的雨好大 它不停的下 有一种情感 仿佛要阻断我对你的思恋 我想要把现思的泪 都化为雨水 泥泞思念的征程 然后...
    梦诗清张鹏阅读 343评论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