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描述了世界。人们通过各各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是不是就是我们描述的这样的呢?还只是我们自以为的世界?
说到这,我竟不由浮现了这样一句话:一切都是虚幻。
还是回归我们的描述吧。我们所以能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这个世界,或我们所以能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是因为世界在我们眼前存在着分别,不管是物体的形状、颜色,还是它们本身的性质,等等。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这些的分别,所以我们才能对它们进行观察,进行比较并描述。但是,我们是否有想过,事物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观察的这样的呢?这是不是就是它们的本来面目?或根本就是我们自以为的面目?
就像我们知道的自相矛盾的故事吧。其实就矛和盾来说,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你生我死的对立关系。就算拿矛刺盾,或矛把盾刺穿,或盾把矛顶了回去,这也只是一个被刺穿或顶回去的动作过程,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矛盾或对立。所有的矛盾或对立都是我们强加给它们的,是我们把自我的观念强加于对象所造成的。就是说,事物之间根本没所谓矛盾和对立,所谓的矛盾对立都是人造成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就出在“分别”上。因为有分别,所以才会有对立,有对立,也就自然有冲突。一切起于分别,我们的分别之心。我在某处曾经说过,人所以区别于万物的最本质的地方就在于,人有自我自觉的意识。但我们知道的,初生的婴儿他没有或并不具有太明显的自我意识,所以老子才说,初生的婴儿最接近于道。但随着婴儿的逐渐长大,人的自我自觉的意识逐渐觉醒,最后成为像现在的你我。我不知婴儿是怎么或什么时候形成他的自我意识的,但是我们知道,“我”的意识的确立,必是我跟存在(我以外的世界)的对立的开始,因为只有对立一面的存在或确立,“我”才能成为我。这却也是分别的开始,即我与存在的分别。
因为有分别,所以我们才能描述,但又因为分别及描述,我们反而又离事物的本质越远了,而这又是不能调和的,所以才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确是事实,也是人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