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你问我去哪里儿了?
我与同事聚会了,不过,在聚会中,听到同事的小孩出国留学的故事,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你也曾经告诉我,说以后的梦想是去上哈佛大学。你想不想知道,别人是怎么去美国读大学呢?
01
同事姓宋,他的小孩就叫宋同学吧。
宋同学的学习成绩其实一向不太好,而且偏科严重。只有一门课突出,就是英语,因为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外国语学校上学,而且聘请打小聘请美国外教学习,口语很流畅,别人与他一对话,就觉得他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人,而不是别人的中式英语。
高三时,家里曾问他,要不要出国留学考美国的大学,因为成绩不理想,参加中国高考可能不大理想。
结果,他说不去。去了以后还要回中国,没有中国的校友,我怎么在中国混。家里同意了。
参加高考后,读了一个三本的大学,杭州某个城市学院统计专业,读了半年,不想去读了,说那个学校很无趣,要请假回家考托福,要去美国读书。家里又同意了。
结果考了半年,考过了,去了美国。
从本科到硕士,一口气读了六年。
期间四年本科,两年两个硕士,一个会计专业,一个信息管理专业。
毕业回国后,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从事信息管理工作,听说国内会这块的还很少。
回过头来看,宋同学最终走了当初父母建议的出国留学之路,也许浪费了半年的时间,但是再想,如果没有这半年的所谓“浪费”,哪来后来六年的“心甘情愿”。
你觉得,宋同学的父母哪一点做得好呢?
我认为,就是没有强迫,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尝试,对的路,甚至“弯路”,都是他自己选择的。
02
而另一个同事姓曾,她的孩子曾同学也让她一度很焦虑。
现在读初二,小学时一直没把学习放在心上,但毕竟只考语数外,也能应付过去。
到了初中就不一样了,初一时,上课遇到不喜欢的课就睡觉,下课则打篮球、打游戏,成绩一落千丈,除了数学和英语突出外,史地生都不及格,家长去年一年都快崩溃了。
然而,到了初二,似乎一下子觉醒了。
各科成绩虽然离出色还有一些距离,但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最关键是自己说想要学习了。
周末数学、英语主动说要加课,想帮他减负他都不答应。
孩子主动愿意学习了,家长笑颜也展开了不少。
03
听了两位同学的故事,你有没有一些启示?
反正我有。
第一,给孩子创造多一些选择的机会,即使学科不能全面发展,也能在部分学科上有突出优势。比如从小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万一出国学习也可多一条选择。
第二,孩子成绩不好、不愿意学习也不能急躁或放弃,父母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词——
接纳。
接纳他的“不愿意”,接纳他的“我行我素”,接纳他的不完美,接纳他的一切。
就像一棵树苗,接纳他的“弯曲盘旋”,默默耕耘,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