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人也冲在剿匪第一线
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话说王阳明先生今年官运亨通,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府、赣州府、汀州府、漳州府(四地市)。但皇帝的这个官,不是白封的,因为这个官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剿匪。
所谓南赣汀漳四府,就是今天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省交界处,当年山深林茂,地形复杂。这样地儿,往往盛产土匪,有的是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的绿林豪杰,有的是被要挟从众谋生的流民,有的是好吃懒做烧杀抢掠的懒人。
王阳明到任后,多管齐下,短短2年,即从军事上消灭了匪患。这比起他的前任,效率和质量不知道高出多少倍。
一个文弱书生,如何做得到?
分析角度很多,但V哥还是从职场秘诀——用好组织的角度,分析一下。
2.三招拿下土匪窝
2.1 最低成本实现匪民甄别——十家牌法
历来,历来剿匪,最难不过匪民甄别。匪放下刀是民,民拿起刀是匪,匪民混杂,难以甄别。不过,王阳明很快就出了个大招——十家牌法。
所谓的十家牌法,就是让十户家庭共同拥有一块“十家牌”。上面开列这十户人家所有人的籍贯、姓名、年龄、大概样貌和从事的职业。这块“十家牌”由上面所列明的十户家庭各自轮流保存一天,轮值的户主,每天还需要对其他九户挨家挨户地进行询问检查,遇到有不在名单之上的面生者或者可疑之人,即为“黑户“,第一时间要向官府禀报。如果有隐瞒不报的情况,被官府发现后,十家人要共同受罚。此法一举多得:
- 编制了严密的“天网”——匪民物理隔离,不在十家牌上,即当匪论,甄别成本大幅降低。
- 固化了匪民行动半径。农民如果出门给土匪送信不在家、或者当土匪去了,又或者土匪下山收集情报临时多了人口,都立马成为举报对象。这实际上大大打击农民物质上感情上情报上支援土匪,或者土匪下山收取物质和获取情报的可能。
- 低成本甄别——轮流让民民之间日常监督找“黑户”,成本直接忽略不计;官府只出执法成本(处理瞒报),但由于受罚成本非常高(十户连坐),所以基本农户不会违法,所以官府成本也不高。
王阳明严令南赣汀漳四府下属的所有地方,都必须按这样的规定统一严格管理所属百姓。这一招实在太狠了,搞得本地土匪没胆子出门买粮抢粮,甚至过年都不敢回家,更惨的是没有了经济物质支援、信息资源,没有了地盘,自己在山里面补给又完全供应不上,只能躲在深山里一边啃树皮一边痛骂王守仁。这样一来,时间久了土匪在山里就拖不起了,只能改变策略,纷纷冒头出来找吃的,原本老王敌在暗我在明的不利局势迅速彻底扭转过来。
其实,这种防间保密也不是阳明先生的原创,此前王安石的保甲法已有雏形。所以,要读历史啊......
2.2 最高组织效率提升战力——公司重组法
光关注老百姓不投敌、不通敌还不行,还要实行军事精准打击。这就要求有强有力的军队。
明朝中期,朱重八先生创设的卫所制度下的卫所军队已经涣散,士兵大量逃亡,基本无战斗力可言,而当地府县的民兵也是当地政府为应付差事虚报的,所以这样的军队根本无力平定匪患。另外,当时还流行“雇佣军”——征调客兵(比如广西的“狼兵”)的习惯。“雇佣兵”战斗力很强,但弊病很大,因为客兵劳师远征,靡费军粮巨大,而且雇佣军杀人嗜血为生,生性剽悍枭勇,难以约束,特别是经常剿匪无所获时甚至斩杀当地老百姓人头滥竽充数,实际上给伤害不亚于匪患。
具体来讲,王阳明出了2招,来提升这帮乌合之众的战力。
- 第一招,特种兵战法
官军太不可靠、客兵不可用,阳明先生“先行后知,知行合一”,果断地扔下官军去练民兵去了。然而,他也不相信当地百姓,因为这里的百姓白天是良民,晚上是土匪。
王阳明的做法是:在各州山民中择优选拔(也有史料说从各地正规军中精选),每一个小伙子都品端、憨厚、老实、听话、力气大,总共1000多人(也有说2000多),其中识字特别是喜读兵书的人成为将领。这俨然就成为了斗牛级特种兵+文胆级参谋兵的超级组合。
这个组建新军的做法,后来曾国藩也发扬光大。其实,也是从王阳明那里买回来的。
- 第二招,六级名符法
有了兵源还不行,阳明先生创新了军队建制:
将兵制改为由伍、队、哨、营、阵、军六级单位组成,各个层级的长官分别是小甲、总甲、长(二个协长辅佐)、官(二个参谋辅佐)、偏将、副将。“二十五人为伍,伍有小甲;二伍为队,队有总甲;四队为哨,哨有长,协哨二佐之;二哨为营,营有官,参谋二佐之;三营为阵,阵有偏将;二阵为军,军有副将。皆临事委,不命于朝;副将以下,得递相罚治。”按照固定的层级分定,各个层级的长官都是由下一级别的优秀人才任职,以此加强对部队的管控。每伍分发一个牌子,称为“伍符”,牌子上写有同伍25人的姓名,让这25人相互都能非常熟悉。队、哨、营单位层级都有这样的牌子,叫做“队符”“哨符”“营符”,每一次层级两个符,一个由长官保管,一个由总部保管。
整个改革,大意就是严密军制,兵知将令,将知兵名,相互之间皆为战壕里面的兄弟,将兵互保,筑牢了抱团杀敌统一战线。其中,提醒大家注意“皆临事委,不命于朝”这个做法,也就是:王阳明拥有着所属部队职务的任命权与战时指挥权,他们在战时不必听命于朝廷,直接对王阳明负责。这就厉害了,相当于王阳明赏罚大权在握,一仗打下来,赏罚不报朝顶直接兑现,官兵们的执行效率自然杠杠的。
2.3 最忠诚可靠的情报组织——谍中谍法
阳明先生发现,之所以此前剿匪失利,与情报泄密大有关系。
这是因为土匪长年经营下,已经在官府中安插了许多耳目用以通风报信,以往剿匪大军往往还没开拔,山中匪徒早已收到情报,遁入大山而无影踪,造成频繁的无功而返,徒糜军资。所以,阳明先生又出了一招,建立自己的情报队伍,更厉害的是——他是把敌人的间谍策反成自己的间谍!
某天王阳明突然发布紧急命令,要求各部队迅速集结,明天一大早即出兵剿匪,面对这一命令各部门都慌了手脚,急急忙忙做着出战的准备,然而到了第二天晌午也不见王大人来营门点卯开拔。没人出军帐,倒是很多士兵和官府工作人员慌里慌张、面带窘色先后回营。
原来,这是王阳明的欲擒故纵之计。由于自己突然宣布出兵剿匪,那些吃里扒外的内奸必定要想办法去跟土匪通风报信,于是他暗中派人把守各个进入山里敌占区的路口,把神色匆匆形迹可疑的人全给秘密逮捕。王阳明再对抓住的内鬼严加审讯,一下子,就基本上把潜伏在官府和民间的特务们都摸了出来。
抓内鬼,是本事;但反间计,则更是本事。
这些特务他一个也不杀,而是先进行教育,然后再谈谈家事,“我们的十牌制上,已经完整记录了希望你的双亲、兄弟姐妹、儿子孙子的信息,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另外,你们的家族我们也会好好教化他们,我们会经常去探望”之类的话。
明着暗着就一句话:“要么坐牢或杀头,要么戴罪立功。”这没得选。大多特务只有戴罪立功,乖乖答应当官府的卧底,所以才会“面带窘色”回营,成为双面间谍。
这支间谍队伍是王阳明的一支奇军,不亚于他万把人的战场上的正规军。在这些双面间谍的帮助下,土匪们纷纷瞎了,山寨里面的情况全部透明化,再打起仗来,就轻松多了。
3.体会:组织用得好,无往不胜
阳明先生把“用好组织”用的出神入化。
- 用十牌制,组建了铁板式的社会组织;
- 用六级名符制,创设了新式军事组织;
- 用反间计,组建了间谍组织。
三大组织,加上灵活的指挥艺术,助推阳明先生成就了军事奇迹。
我们今天的职场人,恐怕值得吸取的经验有:
- 用好人性趋利的本性,把有利你的圈子搞得大大的,反对你的高的小小的;
- 没有你自己的战队,你就算是楚霸王,恐怕也斗不过一堆蚂蚁;
- 没有自己信息来源,你就是瞎子。
注:请各位看官请注意,阳明先生剿匪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总结成数十条,但V哥仅仅是从“用好组织”的角度总结了其中自认为最重要的三条,至于其他的一概略过。敬请留意!
Changlog
- 2018-7-24 发布
- 2019-4-8 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