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南屏拾韵

徽州黛瓦白墙的古民居,高高的马头墙,青石板巷子,门檐花窗精美雕刻。这样古韵深厚浓墨重彩一般的古村,吸引着像我一样的人,一次次的前来。

自《菊豆》《卧虎藏龙》在此取景后,南屏以“中国影视村”闻名。叙秩堂内高悬的染布、奎光堂的镖局场景,将电影叙事与真实历史交织,吸引影迷探寻虚实交错的时空。

初秋的午后,从安徽黟县古城来到南屏。行走在阡陌,稻谷静静地铺满田间,一片葱绿中泛着黄金。举目远望,淡蓝色的南屏山起伏绵延,似天际间一道屏障。山脚下的南屏村,因背倚南屏山而得名。

经过古驿道,便是万松桥,这是古代进入南屏村的必经之路。因桥周边曾有古松万棵,形成“万松林”,故得名“万松桥”。这座横跨在溪上的三孔石拱桥,倒映在清澈水面,造型优美,结构坚固,它全部由黟县特有的“黟县青”大理石砌成,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完好无损。桥身爬满了藤蔓,与周围的古树、溪流融为一体,充满了古意,南屏的诗意画卷也就从万松桥处次第展开。

在古代徽州,水口是一个村落的咽喉,关系到全村的风水、财运和文运。背倚南屏山、环抱武陵溪的村落布局,体现了徽州风水理念。万松桥畔的百年古樟与姚鼐题写的《万松桥记》石碑,诉说着乡民与自然共生的智慧。

踏过石桥,来到徽州民居特有的水口,古木参天,溪流潺潺,高大的枫香、香樟、银杏仍是满眼碧绿。千百年来,村里赶考的学子、经商的游子打此经过,在亭中依依惜别。

这水口非常清幽静谧,也曾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虽然不如村内的祠堂那么出名,但其优美的环境同样深入人心。

南屏原名叶村,因背靠南屏山而得名。因其古代建制属黟县五都,所以古时又名五都叶村。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张艺谋的《菊豆》,李安的《卧虎藏龙》都在这里拍摄取景。

村口,南阳街、成达街在此交汇,一眼望去,长条青石板在巷中延伸,两边一律是白墙灰瓦马头墙,青苔布满的老墙、剥落的墙体,汩汩溪水流经,墙跟被染成了墨绿色。

古村清静,鲜有游人,在幽幽的巷中,静得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有游客撑着油纸伞,点缀在黑白间,光阴似在伞间流转,浓了诗情画意。

72条古苍纵横向联合交错于高墙深院之间,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条中轴线上,至今保存着三百多幢明清古建筑,36眼井,72条巷,组成了南屏村特色鲜明的明清徽派建筑群。

一家紧挨着一家,门楣、窗棂、柱基上的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老旧的外表掩不住精湛的技艺和讲究的构件。人物、风景、花鸟各具特色,花瓶图案较为普通,寓意平安朴实。

南屏聚居着叶、程、李等姓的上千号人口,“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在村中同一中轴线上,至今保留八个大小祠堂,有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是极为罕见的,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来到叙秩堂,这是大姓叶氏宗祠。气派的门楼,一人多高的大石鼓分列左右,雕刻十分精美。走进祠内,歇山重檐,端庄轩敞。祠堂内祭祀大厅、享堂、门楼上的木雕都非常精美,尤其是八十四根银杏木柱,气势恢宏。墙上挂着《菊豆》剧照及花絮照,才知这是张艺谋电影《菊豆》的主要拍摄场地。望着高悬的染布以及台架、绞车、染池,菊豆与杨天青的悲怆爱情仿佛浮现在眼前。

奔波在外的徽商、官员,念念不忘故乡,而祠堂就是家园永远的守望。他们回村后又建起了叶氏支祠奎光堂。其门楼建筑雕刻极为华丽繁复,是徽州祠堂木雕艺术的精品之作。数十棵白果木柱支撑,高大轩昂,明朗开阔。上悬“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三块竖匾。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雄远镖局就设于此。《复活的罪恶》《大转折》《叶挺将军》等影视剧均在南屏拍摄,无怪乎其被称为“中国影视村”。

恒德堂、尚素堂和程氏宗祠等其他祠堂也各具特色,与叶氏祠堂的木雕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南屏的祠堂建筑群。

村中有一幢带有顶棚的古宅,四方形的平面和拱形的窗棂与村中其他古宅相比显得别具一格,那是村中的一位叶姓富商于清末建造。

冰凌阁是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它仍然保留了徽派建筑的基本格局,依然有精美的传统木雕,其因其主人曾留学海外,建筑中融入了西式拱门、彩色玻璃等元素,在徽派古村落中别具一格。

慎思堂为清代豪宅,保存完好,内部陈设体现了徽商大户的生活场景。

时间在这里似乎格外缓慢,在村子里走走停停,每一处仿佛都像从古典诗书里跳出来一般,让人惊喜。

南屏村的菊豆药铺,因电影《菊豆》在此取景而得名,它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段将电影艺术与徽州古建筑完美融合的生动记忆。

走进菊豆药铺,墙壁上通常会悬挂着《菊豆》的电影剧照、海报以及当年拍摄时的幕后花絮照片。瞬间将人拉回电影的情境之中,步入一段由张艺谋、《菊豆》和徽州古村共同书写的光影传奇之中。

南屏古村以祠堂群为骨架,以影视文化为血脉,以迷宫巷弄为肌理,融合了厚重的宗族历史、经典的光影艺术与诗意的徽州生活。它不仅仅是一个古村,更是一个活态村落。

的确这里是个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古风依旧,民风纯朴的好地方,粉墙黛瓦幽处青山绿水中,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足以慰藉乡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