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如果深入思考,会发现这件事情并不象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旋律的框架很简单:一个因素有其自身的旋律,不同因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交响”。
思考旋律,先从简单入手,思考单一旋律,复杂的现在还没想过,还不了解。
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所括旋律,都是对真实存在事物的局部的、近似的理解。事物本身也是不稳定的,时刻变化中的。事物不必按照人类的思维运行,人类的思维遇到某些事物的特殊状态时会卡壳,这只是思维的问题,而非事物本身。
因此我们对事物旋律的了解,并非事物旋律的本身,会存在局部与全部、当下与未来的偏差。当我们发现思维旋律与事实不符时,可能是由于我们对事物了解不全面,也可能是由于我们对事物了解不正确,还可能是虽然我们理解得接近全面和正确,但是事物本身发生了变化 。总之,不很正确不很符合是正常,很正确很符合与完全错误完全不符合都是偶然,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思维里的旋律,以适应现实的旋律。
除了大旋律,还有小旋律。一个事物大的方面有大的旋律,事物的局部又有小的旋律,小旋律受大旋律的制约,又与大旋律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小概率情况下,还可以与大旋律迥异。
因此,先思考大旋律,调整自己的旋律,不断符合事物的大旋律。同时还要在此框架下,思考小旋律,理解它的具体情况。仅思考一个事物旋律,就已经如此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