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
生气总是在所难免。
而所谓生气,不过是为别人的错误买单,替别人惩罚自己。
气的是自己,伤的是自己,没人会在意。
《黄帝内经》有言:“百病生于气。”
若要身体康健,则需平心静气。
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本事。
生气时,默念这四句话,念完,便不再生气
了。
第一句:算了吧。
庄子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
忽然而已。”
短短一辈子,很快就结束了。
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无关紧要。
何来气?何来怨?
古时,有位名叫士成绮的人。
他常听人赞叹老子具有超然智慧,于是便登门
拜访老子。
他见老子家如鼠洞一般杂乱,生气道:
“听闻你是有大智的圣人,我赶来见你,你却
如老鼠一样!”
老子听后毫无反应,士成绮见此便转身离去。
翌日,士成绮觉得自己错了,便给老子道歉,
并问老子为何不生气。
老子平静地说消
“所谓圣人,不过身之虚名;所谓秽言,不过
身外琐事;身与天地相比,不过转瞬。”
光阴短暂,何必为琐事生气呢
想开了,那就算了吧
“人生天地间,忽跟近行客。
何必让些无关紧要的事,浪费自己大好光阴
呢?
孔子说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有些享 算了吧,另时,更已误己。
第二句:还不错。
人生在世,不会事事尽善尽美,若事事计较,
无非徒增烦恼。
刘伯温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
心。”
令世上众人都满意,是无法达到的。
无需因他人意见而苛责自己,只要无愧于心便
好。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曾想画一幅人见
人爱的画。
数月的辛苦后,他将画作带至街面展出。
画旁立支笔,并附文字:
“若画作有欠佳,请赐教,并标出。”
晚上,他去看时,整幅画被涂满。
唐伯虎心中不悦,失望至极。
翌日,他墓了张同样的画。
仔细端详发现并无不善之处。
心中不悦随之而去。
孟子说:“以若所为,求 欲,尽心力而为
之。”
不论何事,总会有反对者,有支持者。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无论成败,对自己说句
“还不错”。
还不错,不是安慰,是认可。
事不成,气不矮,这次还不错,下次必定成。
第三句:没什么关系。
《增广贤文》中写道:“责人之心责己,恕己
之心恕人。”
宽容待人,人亦会宽容待己。
不论何事,皆无需烦恼,生气时便默念:没关
系!
与人相交也是如此。 开
有不和 先认错,别人自然会转变态度,金庸
和梁羽 为武侠宗师,互为知己。
二人的粉丝却势如水火,为“武快宗儿® 之称
斗得不可开交。
梁羽生知晓后,主动舍弃了这个名号。
坦然说道:“我是全世界第一 开 道金庸比梁
羽生写武侠写得更好的人 ”
金庸闻知梁羽生的回答) 开 分钦佩,大赞梁羽
生。
二人就此冰释前嫌,还 挚友。
有些事,一笑而过便好。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对别人包容些,烦恼自然会少。
没什么关系,不是懦弱,是, o
就让那烦恼随风去吧。
第四句:一切都会过去的。
夜晚再长,也有日升时分;冬天了久,也有春
归之时;苦难再多,也终会过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活一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浮沉是常态,无需为一时不,而大动肝火。
苏东坡曾任湖州知州,只做三月余,便银销入
狱。
随后被贬黄州。
苏东坡至黄州后,不改其 每日诗书茶酒,
还发明了“东坡肉”。
不久, 东坡便被再度启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困于物,不乱于心,从容而行,都会过去
的。
水无常形,人无常胜。
事不顺也莫气,对自己说句:一切都会过去
的!
坦然处之,不急不躁,如此便好。
人生本是如此,从不完美。
顺时不傲,逆时不气,用好心态去生活。
为自己,也为家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看开,想开,糊涂点、开心快乐的生活。
面对世间繁杂,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情绪。
莫为琐事而生气,生气害人又伤己。
做人应如弥勒佛一般: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
天下可笑之人。”
时光匆匆,余生有限,愿大家包 每秒都能愉
快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