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嗲跟我老妈、四嗲,最近都一起干活儿,一起玩耍。
她俩相识于61年前,那时候我妈15岁,和幺嗲的妈妈(我的五奶奶)是大食堂的炊事员。
幺嗲那时候还是个六七岁的小丫头,她在家排行老八,是最小的幺姑儿,成天粘着五奶奶。
四孃是八爷爷家的二姑娘,平时少言寡语,干活儿却是一把好手,挑粪挖土,姑爷都干不过她。四孃为人慷慨大方,东西特别舍得。
老爸说老妈、幺嗲和四孃,三人是“铁杆互助合作小组”。
互助合作?是的,互助合作,她们仨笑纳!

今天上午老妈跟幺嗲回板桥湾,搭完丝瓜架,割一背红苕秧,下午去新桥打窝栽下。
幺嗲嫌凉鞋累赘,还粘泥巴,干脆光起脚丫,清爽利落。

老妈负责打窝,她是从来不打光脚的,也从来不穿凉鞋。
我妈妈生我妹妹是腊月廿二,天寒地冻的,无人照顾月子不说,还得照顾两岁半的我,以及家里牲畜家禽。
所以,落下了病根儿。只要一穿凉鞋或身上受凉,就会牙疼头晕眼睛花。
就算没鞋穿的年代,老妈出门也要穿布鞋或草鞋,除非是下田栽秧或薅秧。
上了田坎,必须立刻穿鞋。
老妈除了怕冷,还害怕刺到、小石子哽到、硬东西碰到脚板。
老妈小心保护着自己,不让自己受伤,只为能够健健康康、利利落落多干活儿。
她切了几十年菜,砍了几十年猪草,从未砍过手指。她割草割猪草也从没把自己手指头割流血,概无例外。
她用猪草机器加工猪草,也从未受伤。有的农村妇女,用猪草机器,断了几个手指头、甚至半个手掌的都有。
我们小时候常常受伤,老妈很无语:“点儿都不专心,二混扬三的!喊你割草割猪草,没喊你割手指拇儿!”
老妈和幺嗲一边干活儿,一边说笑。老妈笑话幺嗲光着脚丫像男人,身长腿长脚板大。
幺嗲振振有词:“哼!手大握乾坤,脚大江山稳!我本来就是你男人,我光脚的不怕你穿鞋的!”
五奶奶宽厚随和,幺嗲也性情沉稳实在,她的三个儿女也都自信能干。
我外婆精明强干,我妈也强势自我,很会统筹安排。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姐弟仨不敢畏畏缩缩,也能独立自主。

地里洋芋成熟了,挖点洋芋回家,这些天的餐桌上必不可少。
洋芋,煮熟了用韭菜末炒洋芋坨坨、碾土豆泥、炒土豆丝,男女老幼都喜欢,可作主食,也是美味佳肴。

“藠头”也丰收了。
此“藠头”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教头”,而是葱葱之类“藠头”,如图所示——

这些藠头还没长大,再过十来天可能要大上三分之一。
藠头用来炒肉、做泡菜都很美味。
老人家喜欢用它凉拌,切上一些老盐菜,放上调味料,滋味独特,别的菜肴无法媲美。
藠头拌盐菜,用它下稀饭、干馏面条,百吃不厌爽歪歪!

妈妈、幺嗲和四孃,几位老人家都勤劳、乐观,身心健康,是我们做儿女的福气!
感恩!
母亲节,祝福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