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爱看书
但那时候能看的课外书基本没有,小学时候发的语文书,上面有些小故事。
诸如乌鸦喝水、狼来了之类的,我都觉得有趣得很,至少比上数学课有意思。
后面发现有作文书,觉得真是太好看。
除此之外,也就没别的书籍来源了。
初中一年级时,接触到童话书,忘了是格林童话还是什么,讲的是“金苹果”、“三只小猪”、“灰姑娘”之类的故事。
书是一位同学的,我喜欢得很,当然是赶紧借来看,看完还是意犹未尽,忍不住在睡觉之前将给弟弟妹妹听,我们睡在一个房间。
弟弟妹妹也爱听,故事就那几个,讲完一遍再来一遍,今天讲了,明天再讲,乐此不疲。
特别说明下,我虽然爱看书,但不是学霸,因为爱看书,仅仅是爱阅读,得到的好处是,作文写得还可以。
从我自己的例子可以看出,爱看书这点,还真有点天生,没有受过特别熏陶和训练
而且因为是自己喜爱的事,所以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很容易保持下来。
好多人说,现在都没读书了,为什么还要看书?
不过对于爱看书的人群来说,看书仅仅只是喜欢看,而已。
有了女儿后,自然而然也就一起带着去图书馆借书,没有特意训练说必须哪个时间段看书。
刚开始女儿还小,就背在身上一起去,一般是借我自己的。
小孩天生是爱模仿的,当他们持续看到大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已经在默默观察了,等时机成熟时,模仿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相较于让女儿自己看书,她更愿意我给她讲书。
因为可以抱着讲,或者挨着坐在一起讲,总之是很亲密的姿势。
讲书时,妈妈不会骂人、不会指责她什么,是段温暖的时光。
就算书中的内容不是那么吸引人,单纯这个氛围,小孩也是喜爱的。
至于小孩什么时候真正喜欢阅读,什么内容吸引他们,这些都只是时间的问题,迟早会出现的。
以上的内容是回复一个朋友的问题:怎么让小孩爱上阅读?
算是我的一个回答。
没有什么标准的流程。也没有一定要推荐的儿童书单。
给孩子制造一个阅读的氛围,然后静候花开就可以了。
现在亲子阅读的趋势很明显,这是很好的事情,我个人是举双手认可的。
始终认为,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之大,甚至大过于学校的教育。
现实中,也存在很多的读书无用论,说书读的越多人越傻。
这样的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只要找出无数个反面例子就知道了。
当然,我们阅读时,也需要注意时间的安排,不要一味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如果非要在实践和读书中二选一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实践。
书要读,而且要多读,但实践更重要。
没有实践做基础,就好像海市蜃楼,终究是虚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