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起,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随处可见的爆竹碎片是春节不二的标签,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置身于春节。
这个春节A城禁放烟花爆竹,或许是对雾霾的痛恨深入每个人的骨髓,今年这个标签撕得算是整齐划一。
无标签的春节遇上18度的气温加上不同以往的宁静,让人们过春节的方式又多了很多。
比如有些人就很享受把春节过成春假,在完成需要完成的人际交往之后,搬一把椅子在阳台,静静地观察那一棵棵植物如何在暖冬的迷惑下生枝发芽。
人不能选择被生还是不被生,也不能选择生于何种家庭,但是在遵守应遵守的规则、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应该有遵从自己内心,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
因为那是人生乐趣的源发地,。而一个有着内生乐趣能力的人更能气定神闲、快乐友善地面对周边的人和事。
用朋友小A的话来说,叫“先斟满自己的杯子”。小A说,那是她用经历换来的感悟。
小A是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妈妈,因为家境不错,一年前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和工作繁忙的丈夫,她辞去了原有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
这个举动让一家三口的日子一下子变得有条不紊,孩子从起床到睡觉,什么点什么事都井然有序,孩子他爸打开橱柜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翻个半天,也找不到想要拿的那一件。
我以为小A这是找到了合适的生活方式。
谁知半年后,有一天,她愁眉苦脸地告诉我,觉得自己的变化远不止表面上的辞职,内心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比如吃饭的时候,她一定会满怀期待地问大家菜烧得怎样?只要有人说哪个菜咸了或淡了,她马上会表示出不高兴并且长久走不出低落的情绪;她要求孩子做的事,如果没有得到孩子的立即响应,她会马上抓狂......
嗯,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每时每刻在寻求付出的回应?我问。
好像是这样的,她点点头:如果家人对我的菜品赞扬,我会觉得买菜烧菜的辛苦值得,一旦得到的回应是否定,马上觉得自己的付出毫无价值;孩子一旦不听我话,我心中就升起一股无名的火,觉得自己在他心目中没有份量,为他做的一切全是徒劳。
等于你把自己情绪的遥控器交到了人家手里,这样说,你觉得恰当?我问。
是的,就是这种感觉。那我该如何把情绪的遥控器拿回来呢?她一脸沮丧。
其实你的家人也很无辜噢,他们并没有抢夺你的遥控器,是你硬塞过去的,他们被动地接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应该也不会好受。我笑着说。
是啊,有一天我儿子对我说,妈妈,我还是喜欢以前上班的你。我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再去找份工作。她困惑地说。
心理学有个ABC理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ABC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我说。
你的意思是,不是辞职当全职太太这件事让我变成这样,而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有偏差?她思考了片刻说。
可以这么说,比如有人说,你烧的某个菜不好吃,是什么样的不合理认知导致了你的负面情绪呢?是“我这样辛苦,每个人都应该喜欢我,赞扬我所做的一切,否则我就受不了”这样的不合理信念在其中起作用。看她不时地点头,我接着说,还有小孩不听话你不高兴这个现像中,你的认知可能是你认为,“我那么辛苦为你付出,你必须要听我话。”
好像是这样的,但是我付出了那么多,我辞去了工作,没有了同事,都是为了他们呀,她很委屈。
难道他们觉得菜不好吃时也应该说好吃,难道你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要照办,这样好吗?我问她。
嗯,这样也太虚伪。她马上回答。
你是当了全职太太,但是不管是何种状态,都需要有为自我而活的部分。我对她说,因为喜欢所以去干,过程中生发的许许多多的乐趣会将自己的心填满,心满意足地快乐了,自然就能将满溢的幸福分享给周围的人,也能快乐地接受别人的给予。
再见小A是几个月后,她整个人精神气爽。她说我们谈话之后她就问自己,最想干的是什么事,结果一个念头马上出现,学画水彩画,一件一直喜欢但没时间去干的事,于是她二话不说就报名参加了一个成人书画班。
尽管每周上一次课,但是她觉得自己改变很大,仿佛整个人的基调由暗灰变成了明黄。以前她的脑海里是一件家务连着一件,现在不一样了,在那些事之后有一件她喜欢干的事在等着她,仿佛一个心怡的约会。因为喜欢,过程就是乐趣,过程中的享受已经是全部,至于画艺的进步那是副产品了。而事实上这样的心态反而能使画艺提高,由此带来的自我价值满足感又是属于额外的收获。
额外的收获还不止于此,因为画画,认识了几个画友,共同的话题让大家的交流有了实质性的主题,区别于寒暄式的闲聊,那样的人际交流更有意义和延续性。
基调变成明黄之后,她做菜烧饭的时候都是快乐的。有时候她也会大大方方对他们父子说,今天画画时间长了,晚饭就简单吃个面条吧。父子俩面条吃得也很高兴,家庭中轻松的气氛最重要。
现在才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多,小A无限感慨:以前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比如她还想学习插花,条件成熟的话开个网上花店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A说她学会了斟满自己的杯子,我明白她已经找回了内生乐趣的能力,就是指不依仗旁人,个体生发乐趣的能力,通俗一点说就是自娱自乐、享受一个人独处时光的能力。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的,在物质匮乏年代中走过来的,长久过度付出的人往往更缺失这种能力。他们不知道怎么对自己好,价值感建立在最亲近的人身上,不问对方需要与否,以自己的执念执着地为之付出。他们以为自己不求回报,其实那种中国式的界限感全无的亲密感就是他们所追求的回报。他们认为确立界限,就意味着被抛弃。事实上,倘若一个人斟满了自己的杯子,内心丰盈幸福,旁人靠近他,便会感染到他散发的快乐,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惧怕被抛弃呢。
愿每个人都斟满自己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