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开始,尤其当知青当兵期间,我喜欢上了古诗词,曾下功夫死记硬背。现在一晃过了甲子,还能脱口吟几首。但真正能不出毛病写填出自己作品,则是近几年的事。
也就这两年多,开始学写唐诗宋词,幸遇简友良师指点,借助《诗词吾爱》软件,才算走上正道。今已在《简书》等网络平台发表中规中距的古诗词近百首,几首还获奖,选上推文。
《苏幕遮》同《苏莫遮》。本为我国少数民族乐舞,亦指乐曲。后登列词牌名,如唐吕岩《天不高)、宋范仲淹《碧云天》等佳作,都选此牌名面世。也有其他名,如宋朝大腕周邦彦《苏幕遮》词有“鬓云松”句,亦名《鬓云松令》。金词注名“般涉调”。
张说集赞《苏幕遮》七言绝句言,宋词皆为旧曲名,新声也。史载宋、元文人多按范仲淹体填写。
此词牌,古今公认范仲淹作品最为权威,从宋元朝开始,文人骚客多按范体填写。
其原玉为: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各七句、四仄韵。
释义也通古达今:
蓝天碧云飘悠,大地黄叶纷飞,秋天的景色与江中水波辉映,水中荡漾苍翠寒烟。群山斜阳,蓝天江水。芳草似无情,却延绵到了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羁旅一路乡愁浓浓。每天夜晚除非醉梦过去,才能减轻一些怀念。皓月当空,夜倚高楼独望,思念更浓。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让无尽的相思化为泪流。
范仲淹《苏幕遮》这首词作于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他正在西北边塞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务。
我曾读过这首词,一眼带过,没今天读得这般仔细。更没临玉填写,近两年填词也没涉足。
母亲节清晨,我们这群“九洲诗词交流群”填词爱好者的翘楚纳兰蕙若女士,也是我填词的点播人,在群里命题,让大家习作《苏幕遮》,率先写了一首“她”作示范。
纳兰蕙若: 苏幕遮·她
独依楼,双眺远。云水寒烟,
伊在珠帘卷。在水一方思缱绻。
天若无情,青鸟何鸣啭?
北来风,南去雁。花叶迷离,
心上眉间乱。苦辣酸甜谁搅拌?
新月摇荷,不过遐方怨。
蕙若属我们“九洲诗词交流群”一百多名爱好者公认的诗魁,古诗词执着的追求者、热心的推广者、大众的辅导员。
她是简书官方正式聘用的诗词伯乐,也是九洲诗词主编,我们的领军人物。
每隔几天,她会出一个词牌名,用接龙的方式让群友同题练习,互相切磋,提升境界。然后,由【九洲诗词专题】编辑陈良心老师集束整理,择优在平台上统一发表。
不到一年,已以《如梦令》、《长相思》、《画堂春》、《鹧鸪天》、《行香子》、《拂霓裳》、《鹊桥仙》等词牌为名发表接龙大赛数个专集,加上几期律诗,共达25期。
这次,蕙若再次点《苏幕遮》词牌,借母亲节东风,领群友赋词接龙写“她”,得到大家积极响应。
受范仲淹与蕙若词的启发,我当晚也填了一首《苏幕遮•她》,用赞美之心专门表达自己对慈母情真意切的思念。
全诗如下:
苏幕遮 • 她
腹檀香,胎媚醉。昼夜摇篮,
血脉浓仙水。梦吻无言情世外。
既种今缘,家约循天倚。
脑添丝,心拂碎。终极春桃,
祸福魂牵地。海内涛诗唯玉美。
母爱无疆,慈幻千秋翠。
(范仲淹 体)
这个“她”即是“母亲”。
我想表达的词意为:
腹怀钟爱香溢如檀的宝贝,为母因溺爱喜欢胎中天使而陶醉。每天每夜自己安心作爱的摇篮,血脉传承比甘露仙水还浓郁珍贵。
梦中吻不够尚没出世的小宝贝,不能用语言姿体交流,但为母的情爱早已名扬大千世界。今生因果我们既然种植下缘分,相亲相爱一家人,自然要遵循天规地律,血肉永远相连。
为抚养孩子,脑垂不知添了多少折皱,心象春风一样拂柔。孩子是为母永远的春天及硕果,无论遇到什么,好坏、祸福,都牵着为母的心。牵挂及关怀关注,如魂魂永远想踏地般实实在在。
赞颂的诗如海洋,黄金有价,玉无价,最美的诗如美玉般无价。母亲的爱无边,是人间最美最美的诗。母亲的慈祥、慈爱,一直流芳百世,千秋万年如翠柏常青、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