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与自知的标准

阅读《老子的心事》302—325页

一.知人善用的六条法则

1.知人者智。知道对方有多少智慧,有什么才能,知道对方擅长什么,做什么很可能会失败。

2.知人之德。德高于才是君子,才高于人是小人,才德皆无是庸人,德才兼备是最好的,有才无德是最可怕的。

3.知人之用。德才兼备还不够,还要用好,用好了是人才,用不好就会坏事。安排合适的位置给他。

4.知人之机。把握好用人的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人。无论用人做事交友还是修道,都讲究时机。对机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不对机,就会事半功倍,甚至徒劳无功。

5.知人之毁。知道一个人会在什么事情上毁了自己,也毁了你的事业。不但用人要知人之毁,交友也要知人之毁。

6.知人之败。明白一个人会在哪方面失败。

二.观色识人与以心知人

诸葛亮的七条识人法则: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问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 看看他的胸怀、理想,志向如何。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跟他辩论,看看他的应变能力如何。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问问他对战局的看法,请他出计谋,看看他的见识。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告诉他即将有灾祸和磨难出现,看看他有没有承担的勇气。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和他喝酒 看他醉酒后的表现。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给他一点好处,看他会不会接受。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请他做事,并约定好完成的时间,看他是否守信。

  最好的识人之法应该是自知。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搞不过自己的心。真正了解自己之前,知人往往会出错。要想真正做到“知人者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可以通过升华自己,做到真正的知人,不管事业能否成功,不管朋友是否能成为事业上的助缘,我们都会在做人上获得成功。

三、人贵有自知之明

如何建立自知之明:

1.自知之智。要知道自己有怎样的智慧,知道自己人格中的优势和劣势,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2.自知之志。知道自己这辈子的志向。

3.自知之失。明白自己有哪些不足,哪些方面容易出现过失,哪些方面需要弥补。

4.自知之得。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要知道自己的优势。

    自知就不会埋怨别人。当遇到困难,出现问题的时候,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一步步推敲事件的各个环节,明白该如何对事对人。自己的人生自己担当起来,自己的使命也要自己承担起来。要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永远自省,永远将刀剑对准自己;不要做患得患失的小人,不要常戚戚。

四、自胜者强

每天都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每天都让自己比昨天好一些,强大一些,就做到了自胜,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一下步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了解孩子,确定自己的人生志向,孩子的人生志向。发挥特长 弥补不足,做到自胜自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