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记忆是从味蕾打开的。
黄澄澄的小米汤,甜润爽口的玉米棒子,西红柿酱浇的揪片子,酥软的碱面馒头,一进家门还和小时候放学回家一样,直奔灶台翻找吃的东西。
故乡的记忆是被四方八面的问候打开。
没有提前告知,突然出现令父母分外惊喜。朋友圈发一张图,哥哥弟弟第一时间问候,侄子打电话说姑你回来了,晚上我也回去。从长沙回来的堂妹明天要走,约好在火车站见一面。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故乡真的只是成了记忆。老屋被拆除,新楼拔地起。站在楼顶远眺,青山之间村庄依稀,儿时经历渐渐浮现眼前。
午饭后一觉睡到三点多,洗去了连日的奔波劳累,抛却了繁杂的事务,内心特别的安定,好久都没睡这么沉的觉,好久都没吃这么香的饭。 年事已高的父母进进出出,兴奋地商讨盖房事宜,父母康健就是为人子女最大的幸福。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家在,我们还只是孩子。
傍晚时分,夜宿柳林城,锄沟村传来悠扬的戏曲声,窗外便是青山绿水,绿皮火车从桥上驶过,室内弥漫着的是清香的小米粥与煮玉米味道,父母在客厅里来回走动着。静坐小阳台,解读杨绛先生《且以优雅过一生》,甚觉岁月静好。
父亲说,喜欢一件唐装,在网上搜出来让我参考;母亲说,喜欢没领子的七分袖上衣不晒胳膊;我说,明天去离石和弟媳一起给你们买去。
我的故乡我的家啊,我是一只不断线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