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六一诗话》札记(二)

京师辇毂之下,风物繁富,而士大夫牵于事役,良辰美景,罕获宴游之乐。其诗至有“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之句。西京应天禅院有祖宗神御殿,盖在水北,去河南府十余里。岁时朝拜官吏,常苦晨兴,而留守达官简贵,每朝罢公酒三行,不交一言而退。故其诗曰:“正梦寐中行十里,不言语处吃三杯。”其语虽浅近,皆两京之实事也。

荷按:有宋一代,都市极尽繁华,游乐甚多,俗文学渐兴。风物诗语浅近,词亦多描写都市风貌,如柳永之《望海潮》 。宋代乃中国文学分化之始。诗之精髓乃真,为求高雅深邃多用晦涩语不觉堕入下乘。风物诗虽浅白,然乃真景物,虽非盛唐气象之情景理浑融之高格,亦不失佳作。

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而成,遂为绝唱。

荷按:梅尧臣诗尚苦吟,然不见雕琢痕迹,平淡含蓄,意新语工。河豚一诗淡而有味,功力发于境外。

苏子瞻学士,蜀人也。尝于淯井监得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成梅圣俞《春雪诗》。此诗在《圣俞集》中未为绝唱,盖其名重天下,一篇一咏,传落夷狄,而异域之人贵重之如此耳。子瞻以余尤知圣俞者,得之,因以见遗。余家旧畜琴一张,乃宝历三年雷会所斫,距今二百五十年矣。其声清越如击金石,遂以此布更为琴囊,二物真余家之宝玩也。

荷按: 梅尧臣之《春雪诗》在《圣俞集》中非绝唱,然得异域之人贵重如此,可见其人非等闲之辈。东瀛人爱梅诗闲远古淡近杜甫一路,正合其物哀传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