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教研室要视导工作时,我要讲第13课《猫》第二课时,《猫》是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作家老舍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本课时重点是体会作家对猫的喜爱,感受作家独特的表达方式。难点是学习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写法特点,尝试练笔。
这是一篇老课新教的课文,备课时,我一直提醒自己牢记以前教研室,赵校长和艳红老师说的话:教学设计要有梯度,学前学后,学生要有进步,要有新知的体现。
根据自己有限的教研能力及本班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两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1.重点——写法,即作者如何表达。2.引导——引导语要有支架,教师语言导向要明确,即教师用什么样的说法,才能让学生明白要如何回答,不能太高估孩子的能力。
备课时,我斟酌来斟酌去,终于稍稍理清思路,试讲时,第一个问题:读了本文,你发现作者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吗?正确做法是找出两个关键句,也是总起句,提炼关键词“古怪”和“淘气”,而学生直接回答“老实”“贪玩”……也许,我当时应该让学生说完,最后引导他们概括出这些就是猫的“古怪”。
周五,在李庄小学讲课时,小组合作忘了,竟然拖堂了,而且各个环节显得拼凑不连贯,哎,还是得好好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啊。赵校长听完课,简单作了示范教学,我发现自己教学中重点其实还是不够突出的,思路还是有些混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