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去安徽宿州的婆婆家过年(安徽的农村感觉不一样,天干风大,屋子冷),在大年三十发烧感冒,小叔子帮去医务室拿了药,吃过一次后感觉好多了。感觉“这个赤脚医生的医术增强了,从国家禁止吊水后,不再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打吊瓶了!几块钱的药就把病搞定”
想着几年前,有一年过年,因为着凉胃肠不舒服,肚子很痛,医生让打吊瓶,自己也觉得好像病的很重就同意打了两瓶水!
接着大年初二,家里有人喝酒着凉也是去拿的药,吃两次就好了!感觉这里的小病医疗条件还是可以的。
因为天气的原因,这几天的咳嗦一直都没好,小打小闹也没当回事。
初四家里来客人,没正常吃饭,吃了些油炸食品,又吃了块萝卜。半夜人完全不好了,胃痉挛,吃的东西全吐了!第二天以为喝点米汤调理调理,刚喝完就吐了!于是小姑子陪我去医务室,一进去就傻眼了:满屋子的人在吊水,我前面的人需要打肌肉针!
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换位思考:医生虽然生活在农村,生活成本低。但也要生存啊!坚持在村子里当赤脚医生这么多年,生存的基本估计就是打吊瓶!
医生先用听诊器听听,说受凉了!打个吊瓶吧!他说“光吃药不容易好”,最后我们坚持拿药,没有给打吊瓶。
国家禁止打吊瓶,是因为吊瓶最主要是对自身菌群和免疫力的危害:
1)打点滴会导致自身菌群失调,增加身体感染疾病的机会。
人体的体表及体内有很多细菌,如我们胃肠内就有一些有益的细菌来帮助我们消化,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过度输液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超级细菌”的出现已经对我们发出了警告,这种细菌能力超强,一般的药物对其没有任何的杀伤作用,为今后对疾病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2)打点滴能降低人身的免疫力,使身体产生抗药性
我们人体自身的免逸系统对周围环境的病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如果一生病,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去打点滴,长此以往不仅会增强人体的耐药性,还可能干扰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输液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道,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同时,还容易患上输液依赖证,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时吃药治疗很难见效,经常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导致身体产生抗药性,以后再患同样的疾病如果不打点滴就很难好起来。
按理说,受过教育对这些会有详细的了解,但是只是在电视上看到打吊瓶不好!只是需要才会上网查一下。更何况土生土长的留守老人,怎么有效怎么做。
通过和这个村庄的接触,我了解到:社会是会进步的,但是农村的老思想如果想改变是需要超级漫长的过程的!总之,尊重当地的风俗,自己觉得不对的自己不去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