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最后两年,我整整焦虑抑郁两年。
2020年开始,一种急于找到未来方向的迷茫和摄像摆脱专业的焦虑在开学伊始就冒了出来。那段时间,我乐衷于让自己忙起来,拿各种各样的事情填充自己,去图书馆,跑步,书法,英语,畅想无限可能,可事实是一直在做重复且没有结果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每次的考试结果也是预料之中的。
身体上,瘦了10斤用妈的话说就是我的脸像凹下去了一样,睡眠好像特别的浅,脸上也开始起了很多痘痘,拿一年前的照片对比显得苍老。
社交上,我通常避开人群,不愿意说自己的感受,沉迷于自己营造起来假努力的氛围中,也没交到什么朋友。
2020年到2021七月份底疫情爆发我一直呆在家里,摸鱼上网课、执着于写书法(会因为一个笔画和原帖不像较劲而哭泣)、沉浸在自己失意且不能改变的人生中。
七月一再拖延的实习也正式开始了。因为学习经历这次已经是我第二次实习了,以往的经历、负面的情绪以及身边小伙伴同样对职业的负面看法,让我一开始就带着消极的心情投入工作中。
因为周围人都比我还划水,所以稍微认真一点就能得到老师的认同和夸奖。(其实我知道我真的很辣鸡)一种被错误的赏识、极力想拜托专业的矛盾无力感以及室友们都有明确的考研目标,让精神情况再度见红灯。 下班后在六院的图书馆呆到晚上,崩溃痛哭坐在马路牙子上,写下遗言,想着19楼跳下去应该会很轻松,
我意识到这样这样的心理状态是病态的,去了宿舍附近的精神卫生中心。第一次遇到校友心理医生诊断为因为毕业导致焦虑状态简单给了几个建议,回去强打起的精神几周后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又开始崩溃复发。
第二次花了150元做了做了诊断:中度抑郁+焦虑。医生说的问题主要是人际关系就不用药物了,到三楼登记一下心理咨询,等电话通知。
我又回去了,确诊后我居然内心一松,试想着我一定通讯自己战胜它。但每次社交它就让我想到以前社交的失败经历,被校园暴力的时候,被抛弃的时候,缺失父爱,母亲的忽视只想着让我早点上班。好像没有人无条件喜欢、支持我。
洋装的自信轻轻一碰就碎了。
三甲医院的心理咨询又迟迟不来电话,私立医院的高费用让我望而却步,工作忙碌的朋友只会对你说别想太多,独自扶养我的母亲的不理解,我再次陷入低自尊、无意义、不自信的状态中。
我想逃避,翘课去顾村公园躺在草坪上。
我不想说话,去哪儿都戴上耳机。
我无限放大自己,只有空虚和寂寞。
第三次心理咨询还是校友医生,她说我主要因为没有自我意识,建议我吃药并每周挂她的号,简单做20分钟左右的咨询每周都布置一点小任务回去做,我同意了。
第二周,我化了妆穿了新裙子赴约,但她却全然忘了我并且表现出极其不耐烦的样子,十分钟90元(挂号费+咨询费),让原本不富裕的生活费更捉襟见肘,我不想再去了。
这次的就诊经历好像给我重重一拳,好像最后一根稻草也没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灵魂好像泄了气,苟延残喘活着,像行尸走肉一样每天坐着重复的事情。
10个月的实习,在这种状态下结束了……时间还没等我把自己调整好,要进入下一步:面试、工作的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