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在儒、释、道各家的著述里都有阐释。如道家的《老子》中有“致虚极,守静笃”,儒家的《乐记》中有“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禅宗也有“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青山在“静”况中认为只有跟淡泊宁静有涵养的人谈论太音希声的道理,才能参详其中的真谛。“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那么“静”是能参详太音希声的基础,也只有将心空出来,静下来才能开始探寻各况之味。
我们现代人所处的环境喧闹,难得卜一静处抚琴,运指之静也就更难。但是青山又说“盖静由中出,声自心生”。真正的静是内心的静,禅宗又说“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可见“静”不是绝对的,比如宁静的秋夜听到的几声虫鸣,从虫鸣之动用心觉察到夜晚的宁静。所以心是声的源头,也是静的发端;要谈静,必须从心开始。怎么样才做到心静呢?“淡泊宁静,心无尘翳……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恬淡平和,心无杂念……除去浮躁之气,放下争竞之心,只有去除一切的干扰、妄念、执念,方能达到这种波澜不惊、淡泊宁静的境界。
弹琴如何入静呢?一在调气,一在练指。
调气
“调气则神自静”,如何调气呢?清代苏璟在《春草堂琴谱》中有详细的说明:“气者,与声合并而出者也”,“能换气即能调矣。气换于音转之时,而展宕于句段之末,音调先熟于心,呼吸直通于指,气调则神暇,一切局脊之态自无矣。”这里换气指呼吸,这段话的意思是弹琴时,乐句的展开和转换和呼吸是一致的,怎样达到一致呢?最好的办法是经常哼唱曲子的曲调,然后乐句和呼吸会自然而然合二为一。气调好了,弹琴时就会神情悠闲,一切拘束紧张的状态就自然消失了。
练指
虽然“声自心生”,但在实际弹奏中声音还是从手指发出的,正所谓“指动而求声”,在手指的运动中寻求平静安详的境界。所以才有“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声希则知指静”。心虽然安静了,如果练指不够,指还不能静,“手有物扰”,自然也不能达到真正的“静”。指静就是指法要娴熟,可以从容不迫地做出想要做的动作;而且干脆利落、力度恰好,没有多余的杂音。练指而“指有余闲”时就达到指静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