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史》后记/翠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是文科生,都说文史不分家,但是我跟历史的缘分却来得太迟。最早知道历史这个名词是在初中,因为它不是必考科目,所以有了另外一个名字“杂科”,因此语文老师也可以兼职历史教学。第一次坐在焕然一新的课室里,我很想把每一科都学好,但是就公元前和公元后的计算,我费了好大劲也没能学会。所以初一历史老师教给我的,除了记住“公元”“北京人”等几个名词以及人类从猿猴进化的知识外再无所得。听姐姐说她有个同学字写得相当好,就是利用史地生课堂练成的,整本书密密麻麻都是他的字,好家伙,得照搬了,于是初中史地生留给我的就是无数只 “小虱子”。

高中后,生物与地理给我的震撼非同小可,就像从未接触这些科目一样充满好奇与新鲜。关于地球的辽阔,星空的浩瀚,首次感受到自己如此微乎其微;关于生命的诞生和繁衍,物种的进化和灭绝,无不刺激着我这颗无知的灵魂。但是历史,我还是没能与之结缘,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门学科,索然无味的死记硬背着历朝历代的大事件。让我记忆犹新的只是历史老师,一个身材微胖、皮肤白皙、头发短短,来自韩师的一个大姐姐,她瞄几眼教科书,就能将简短的几段文字延伸出一场场战役来。她曾坐在凳子上娓娓而谈洪秀全发起的农民起义,在全国掀起了革命的热潮,可是我对战争不感冒,打打杀杀不是我喜欢的场面。后来为了跳进中文系的门槛,我也没有选择历史这块跳板,只是随波逐流选择了政治,至今都不感冒的国家大事,我试图热情似火的扑向它,可它却如一股熊熊烈火,灼伤了我的豪情,看来喜好的确是不能勉强。

后来,就再没有接触过历史类书籍,以阅读小说为主,感受着人情世故、风花雪月、百态人生。工作后,读了一本厚厚的《官场现形记》,开始了解古时官场的歪风邪气,领会了“徇私枉法”、 “中饱私囊”的真正意义。那些我永远无法涉及的场面,在书中、在虚幻的眼前鲜活地演绎着,从此,我就渐渐关注一些朝代的国家大事,断断续续看过一些历史书籍、记录影片,才发现自己曾经错过了历史,错过了无数个轰轰烈烈的故事。当初没有选择历史这块跳板,那是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未好好看过一本历史书籍,不知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过去的几千年有多少天之骄子在呼风唤雨,多少无辜冤魂在历史长河中悲歌啜泣,教科书上的历史是一幕幕死气沉沉的战役,而真正的历史是扼腕长叹、痛彻心扉、欢歌笑语、扬眉吐气…….历史是有灵魂的,它不在课堂上,它在尘封已久的书海里。

12年读了一部当年明月的作品《明朝那些事》,作者以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调讲述沉重的历史,共六本,是我第一个完整阅读完的朝代。也不知耗了多长时间,现在忆起,居然也忘了十之八九了,竟说不出整个明朝的兴衰。从朱元璋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到亡国之君朱由俭为止,细枝末节已无从说起,只知身在其中,曾经享受着阅读时内心的小波动以及耐着性子阅过一场场长篇累牍的战役,迎来最后或喜或悲的结局。看完全册,在一篇《风雨之夜》中提到过张居正和高拱的名字,在一次应聘考场中,引用过政治家王守仁的辉煌事迹。最后引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来作为总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到头来只为他人作嫁衣裳。”还以为只是自己能想到这一句来总结整个明朝,却不知霞妹也引用了这句来总结《唐史并不如烟》,看来历朝历代大同小异,阅读史书,殊人同感。

接下来就要详述霞妹给我推荐的《唐史并不如烟》,为了感激她一大早给我翻箱倒柜找书的情谊,我也得好好的把这个朝代读完。这部唐史共有七本,刚到手并没有让我产生很大的阅读欲,历史是严肃的,作者却采用了“如烟”二字,这是彩色的、肤浅的词组。作者名字“曲昌春”也毫无吸引力,似乎不知哪里冒出来的灰头土脸又没真知灼见的糟老头,若不是霞妹多次提起,此书搁书架上,估计就会被我错过了。

第一部《大唐开国》,看了许久,主要是因为对本部提及的人物以及整个唐朝还没有投入感情,就如电视剧的第一集,或者刚搬到隔壁的邻居。以前在电视剧《隋唐演义》里知道隋炀帝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君,常常饮酒作乐、不务国事,还面目狰狞、衣衫不整,一点都没有一国之君的风度。事实上隋朝的灭亡也并非完全如此,而是他屡发战争、穷奢极欲,才引起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才给了谨小慎微的唐太祖李渊千载难逢的机会,否则,就是排队等一辈子也轮不到这个异姓呀。 

李渊三子都是能征善战之人,李世民尤为英勇神武,先后击败自立为王的王世充和窦建德,从此,大唐王朝稳固如山。李渊虽是大唐开国皇帝,但是要是没有李世民的助力,估计也难成大业,人说三十而立,在李渊这里恐怕要推后二十年了。我对李渊没有多大感情,他一成为主角就是五十多岁的老爷子了,但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把握机遇的大局观不得不让我佩服。随着风云人物推波助澜,战争愈演愈烈,李世民的名字和身影频繁在书中出现,我便深深被其吸引。这位男子跨上战马是个骁勇善战的英雄,脱下战袍是龙凤之姿,拿起书本是才高八斗的诗人,登上皇位是个非凡的政治家。如果说他的一生有污点,那就是血腥的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抢夺皇太子之位,逼退父皇,夺得皇帝宝座。可是一山岂容二虎,不是李世民死就是李承乾和李元吉亡,皇权之争无亲情,读史一定要表示理解,可是这个场面太血腥太残酷,还是现场直播,对后世之人的刺激不可谓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诸多因素推着历史在变幻莫测中前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生有三子,如果太子李承乾不那么不思进取,李泰不那么心机深重,太子之位就不会落在优柔寡断的李治头上,也就没有武则天后来的什么事了。李治登上帝位,若不是王皇后膝下无子,萧淑妃盛宠并为李治产下一儿二女,就不会有王皇后想联合武则天一起对付萧淑妃的念头,也不会有武则天后来的什么事。然而仅仅是假设而已,一切的貌似巧合都注定了历史上必须存在一个女皇帝,使历史更光辉灿烂、高深莫测。

三从四德、相夫教子都是用来形容古代女子的优秀品行的,可是武则天打破了历史的陈规,冲破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一路上处心积虑、磕磕绊绊,从一个商人的女儿嫁入皇宫,成为李世民众多佳丽中的一个极其卑微的小才人开始。不幸的是李世民根本不喜欢这个性格刚硬的女子,这就注定李世民百年之后,她不得不入住尼姑庵的悲惨命运了,因为她膝下无子。可是,上天垂青于她,李治早已对父皇这个小妾动了私心,所以才有王皇后为武则天重新回宫牵线搭桥的后续。唐朝人思想开明到什么程度呢?儿子可以大张旗鼓的迎娶父亲的妻子,父亲也可以明目张胆的抢夺儿子的媳妇,比如后文将要谈到的赫赫有名的李隆基,将“长得君王带笑看”的儿媳妇杨贵妃占为己有。

武则天死后立了块无字碑,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吧。的确,她的一生是非常多争议的,有人认为她出类拔萃,当然了,没有两下子能成为历史的唯一吗?也有人认为她道德败坏,比如她对亲人和李氏集团的无情残害。在武则天的掌控下,萧妃的两个女儿过了适婚年纪还不得出嫁,她的长子李弘擅自做主让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出闺嫁人,武则天意识到如果李弘成为未来的皇帝,一定跟她有诸多政见相左,已经掌权上瘾的她岂肯罢手?不久,李弘暴毙,死因不明。她的次子李贤,是一个最像她的儿子,聪明伶俐、城府深沉,武则天同样恐及日后无法掌控他,陷害、流放、赐死。四个儿子,把善良的和耍手段的都整死了,留下两个窝囊废儿子,天天战战兢兢的仰视着母亲的尊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因病去世。公元690年,武则天67岁,在万人拥护下改朝换代,建立了大周王朝。实行酷吏,排除异己,李氏集团几乎面临灭顶之灾,所有有百分之一以上可能造反的李氏都必须得死,陷害、阴谋笼罩着李氏集团的上空,因为他们头顶上有顶“李唐”的帽子,这时时警醒着武则天,她的江山是抢来的,也就很有可能被抢回去,死!统统都死!死人就不会抢了,这是一个可怕的逻辑,是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女人所能使出的手段。摇摆不定了后半辈子,最后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儿子,人心所向,不愧是千古女帝!

武则天还有一个热门话题——面首。其实我表示很理解,李治还在时,她恪守了妇道没有给他戴绿帽子。李治死后,枕边孤寂,在其女太平公主的帮助下找了面首填补身体和精神的空虚,这无可厚非吧。试想男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一天睡一个女人,都要睡好几年才有第一轮回,武则天已是帝王之身,为何不能后宫美男若干?而令我匪夷所思的是她作为一国之主,竟然可以对男宠无底线的放纵。将一个卖药膏的男宠薛怀玉派到前线打仗,明明无功而返,又给他名孚其实的官衔。后因失宠,他一把火烧掉了明堂和宫殿,也没定他罪行,简直没王法,难怪太白兄拂袖离去,寄情于明月,因为朝廷太暗,我太白。

谈论武则天这么多是非,该轮到器宇轩昂的李隆基登场了,不过得穿插一下前面的两任皇帝,那就是武则天的两个儿子。三子李显在母亲强势的打压下,四十多岁还当着太子,要不是张柬之等大臣拥护着他造母亲的反,武则天百年后江山姓武姓李也还未可知呢。可惜这个废人又不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硕果,尽是贪图享乐,让大权旁落,落到跟他一样荒唐无度的韦皇后手里。这就合该给机会让李隆基联和姑姑安乐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了,不然,李唐走了一个姓武的,又来了一个姓韦的,唐高祖和唐太宗要是知道了,那得有多痛心疾首啊!当然了,这个韦氏哪有资格与武则天相提并论呢?

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这辈子最大的作为就是生了李隆基这么个好儿子,让他有机会二次登基,不过算他识相主动退位给虎子。李隆基登基后,李唐呈现一番新气象,开始他有一双慧眼明心,重用宰相姚崇、宋璟、张说等能臣,把李唐搞得风生水起。有个描写李隆基与姚崇的君臣交流场面让我印象深刻,姚崇列了张中下级聘用官员的名单请示李隆基,他说了三次请明示的话,李隆基都不理,一味抬头望屋顶,当他是空气,吓得姚崇出了身冷汗,莫非哪得罪这位大爷了?后来在宦官高力士的嘴里才得知原委:大事可跟我商量,小事也要请示我,要你这宰相何用?姚崇瞬间通透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哈哈,这回遇到明君了。的确,在李隆基有效治理下,李唐开创了太平盛世。可惜好景不长,人处在安逸的环境里,就会变得慵懒安于现状,甚至昏聩糊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李隆基统治后期,他的巨变给李唐带来祸患无穷。张九龄是他任用的最后一个良相,一个诗人兼杰出政治家,他的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气度恢宏、响彻千古。可惜他太纯正了,又遇上李林甫这个目不识丁、心胸狭窄,还善于钻心术的奸相,愣是混过了李隆基这双患 “白内障“的眼睛,把他排挤出中央政权,李林甫便成了李隆基唯一重用的奸相。曾经的洞若神明被狗吃了吗?他还重用杨国忠,一个流氓痞子、不学无术的小人,靠着爬上虢国夫人的床,攀上杨贵妃这条索,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位。当然这还不足以毁李唐江山之一隅,可恨的是当奸相都叫嚣着安禄山他日必反,李隆基愣是装一只安逸的鸵鸟,把头埋进沙丘,叫嚷着:千万别发动内战!我什么都看不见!群臣都唯皇是尊!当安禄山举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时,看不见的李隆基没办法听不见了,如一只丧家之犬,仓皇逃向成都,途经马嵬坡,手下发动政变,他连爱妻都没保住,又被太子李亨逼上太上皇的位置,最后抑郁而死,尊号“唐明皇”。眼光准确曰“明”,睿智善察曰“明”,李隆基,你对得住这尊号吗?

李隆基已故,安史之乱却没有平复,李亨继承的不再是太平盛世,而是硝烟四起的江山,父子俩至死也没能看到安史之乱被平复。安禄山这个曾经被杨贵妃和李隆基盛宠的胡人,谁曾相是条白眼狼,咬到干爹干娘身上来了。好好的节度使不做,偏偏要举旗反盛唐的天下,虽然对李唐的打击不可逆转,但在盛世之期,造反又谈何容易呢?所以他举的不是一面胜券在握的旗帜,而是一根死亡接力棒,他的儿子安庆绪在江山不稳之时,谋杀了自己的父亲,从安禄山的手里抢过死亡接力棒,成为大燕国伪政府的皇帝。可是榆木脑袋的安庆绪岂是大唐的对手?他就不得不借助史思明的势力了,史思明是何许人也?那便是骁勇善战、智慧超群的勇士。他跟唐将李光弼斗智斗勇的精彩情节不亚于三国时的司马懿与诸葛亮。若是他能得到大唐的重用,并十分忠心于大唐的话,相信一定会大有作为,只可惜造化弄人,他谋杀了安庆绪,从他手里夺下死亡接力棒,成为大燕国伪政府的第三任皇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史思明能夺得天下也未可知,大概上苍怜悯唐高祖和唐太宗打下李唐江山实属不易,不应该这么快就遭遇改朝换代的悲剧,所以才安排了一个关键性的小人物出场,也就是史思明不受待见的儿子史朝义,将这位生他养他的,英勇神武的父亲谋杀掉。灭亡没有来自外敌,而是窝里斗,临死前的史思明是何等的悲痛欲绝:好歹等我铲平李唐再来索命啊!可是史朝义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地从父亲手里夺下死亡接力棒,这一棒终于到了死亡的终点。这个没有继承父亲一丁半点智慧与才干的偏激分子,守不住父亲打下的半壁江山,制不住叛军四分五裂,被唐军逼得走投无路,只好自己了结了。成王败寇,安前辈,史前辈,若知如此,你们仍当初吗?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结束了的只是战争,战争后的祸患是没法结束的,从此李唐的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唐史并不如烟》写到此处已是第五部《安史之乱》,可见唐朝前几位皇帝在唐史中占据多么重要又精彩的位置。接下来李唐江山就是李亨长子李豫的了,我对他记住的事情不多,一般让人印象模糊的皇帝,不会太出彩也不会太糟糕,李豫就是这样一般的人物,这个时期唐奸高晖却很有名气,领着吐鲁番军队长驱直入攻打长安,把皇帝李豫赶跑了,真是唐朝一个惯性哈,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丢下满朝文武和全城百姓不顾,保住性命要紧。幸好老将军郭子仪再次出马,吓得吐鲁番军队畏惧而逃。

唐德宗李适当政时,藩镇割据日益顽固,节度使掌握一方政权和军队,越来越不受朝廷控制,朝廷势利不断被削弱,李适迫切想要整治一番。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后,其子李惟岳要求继承节度使之位,遭朝廷拒绝,李惟岳便恼羞成怒,联合周边几个节度使反叛朝廷。朝廷只好派其他几个节度使围攻,大获全胜后,节度使们认为朝廷赏赐不足,待遇不均,心生怨恨,本来在长安城平叛的五千军队姚令翻脸成为叛军,又把皇帝吓得仓皇逃往奉天,唐皇自保秘诀——逃为上策,见怪不怪了。荒诞的历史,平叛军变叛军的竟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李怀光将军,姚前辈、李前辈,请你告诉我,你们翻牌如此神速,到底是早有预谋还是骑虎难下?你确定不是在历史这条长河里搞笑一下的吗?你们具有反叛的资本吗?如果没把握就不要趟这浑水了,搞得皇宫鸡飞狗跳,百姓不得安生。幸亏后有李晟等猛将,才把这次“泾原兵变”给平息了,担惊受怕的李适从奉天平安归来。

“泾原病变”把唐朝搞得威风扫地,更使李适没有安全感,将长安的兵权交给武将不安全,交给尖声刺耳的宦官就安全了吗?可是李适还是选择了家奴,这就给后期皇帝的继承埋下了隐患。皇帝将死,家奴先知,那么谁当皇帝就不是先皇说了算了,而是政治嗅觉最敏锐、权势最大的宦官说了算,其实宦官拥护哪个李姓当皇帝都无所谓,反正都是李唐的天下,可恶的是宦官喜欢拥护无能的、容易控制的皇子皇孙当皇帝,那后果就不是一般严重了。

李泌,奇才也,李适任其为宰相,君臣交流也留下几段佳话,读来让人振奋不已。前四位皇帝对其都有赏识之心,遗憾的是他要么与皇帝政见不一,要么遭人陷害,只得几次隐居衡岳,等待明君再召。这次终于等来了李适,李适对他可谓百分百信任,可惜好景不长,李泌六十八岁因病与世长辞,活不过唐朝,活不过李适,也就没法再给李适指点江山了。李适是明君吗?台湾名家柏杨评价:猪皇帝。作者曲昌春说:猪同意吗?这个一生充满矛盾又没有安全感的皇帝,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开头容易,坚持不易,引以为戒吧。

李适驾崩后,其子李诵(即唐顺宗)拖着病体登基,他做了25年太子,却只当了六个多月皇帝,45岁就驾崩了,真是一个有福没命的苦皇帝。短短几个月就谈不上什么大祸害或者大作为了,倒是他当太子时的幕僚“二王刘柳”很是活跃,很想攀上李诵这条大船,冲向未来,大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谁知李诵是条破船,驶不开几里就崩了,他的同党也只能跟着崩了,等待他们的不是赐死就是被贬。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就再没在浑水中活过来,坚忍质直的刘禹锡却卑微又精彩地活出了价值。所谓卑微,就是他被贬后的官职很小,永远都进不了中央了,可是哪怕很小的地方官,他都做出一番建树来。他为柳宗元整理了大量的诗篇,不然,当今之人恐怕再也赏析不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寥廓无边了。晚年他还结识了白居易,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在洛阳把酒斗诗,多么唯美的画面啊,谁说文人相轻,他们只知道惺惺相惜,你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快哉!快哉!此处应该有酒。刘禹锡一生不受重用,死后倒是被追赠户部尚书,哀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诵退位后传位给李纯,即唐宪宗。初始,这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皇帝,因为他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唐史读到这,已经对李唐皇朝满腔热忱了,如果自己是其中的一名臣子,必然也会效忠朝廷,希望国泰民安、富贵长久。李纯慧眼识才,文有良相裴度出谋划策,武有猛将李愬奋勇杀敌,这个敌不是外侵之敌,而是反叛朝廷的吴元济、李师道等节度使。在文臣武将共同努力下,终于将三十余州国土重新收回朝廷统治,使国家重归统一,百姓安居乐业,这便是著名的“元和中兴”时期。可惜李纯看不透生死法则,长期服用法师提炼的长生不老药,造成重金属中毒,享年49岁,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

李恒通过非常手段登上皇位,父皇在世时对其就不喜欢,果然,李恒资质平平、深孚众望。因为奖赏不当、安抚有失,导致先帝奋斗15年才解决的藩镇割据问题,短短几年就被其毁之一旦,黄河一带节度使重走地方割据、拥兵自重之路。若李纯在天有知,不知会不会再魂飞魄散一回。还是赶紧把废人李恒写死吧,在位四年崩了,享年29岁,获庙号——唐穆宗。

接下来的皇帝就更不值多提了,李湛登基时,年方15,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初中生能有什么作为呢?更别说皇室初中生了,简直顽童一个,他如果只是一个王爷,那可以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贵族,可他竟是个孩子皇帝,稚嫩的肩膀怎么挑得起国家大业呢?简直无视家国大事,把满朝文武当猴耍,这就自己惹祸上身了,中层宦官刘克明利用晚宴时机把他杀害了,拥立李湛的叔叔李悟为帝。李悟也许以为天大的馅饼砸头上了,一定兴奋得夜不能寐,但是年长的他怎么也做这样不踏实的梦呢?也不看看拥立你的宦官手里有没掌握兵权。刘克明急功近利不长脑子,转眼就被高层宦官王守澄斩于刀下,李悟跟着陪葬,李湛哥哥李涵被拥为帝。恐怖的唐朝后期,李唐皇族没权利决定谁来继承皇位,全靠宦官们的较量,文臣不可信,武将不可信,家奴更加不可信。

李涵改名为李昂,改年号为太和,这个由宦官拥护登上皇位宝座的皇帝,心里可对宦官不存丝毫感激之情,相反,他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他们有能力拥护他,也有能力控制他,百年后,皇位的继承人谁说了算还未可知呢。凭什么李家的江山要你们这些不男不女的太监说了算呢?凭什么呢?凭最初你们的老祖宗觉得还是家奴亲近呗,李适,你若在天有灵,看到自己的晚辈受宦官牵制,还会将军权交给死太监吗?

李昂一上位也很猛,决心要打压宦官,卸下他们的兵权,只要兵权卸了,那些死太监连纸老虎都不如。因此,他重用郑注暗中谋划,将拥护他上位的宦官王守澄置之死地。李守澄一死,神策军又落在宦官仇士良手里,李昂的意愿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只不过是把甲换成乙而已。于是,他又继续与郑注等臣谋划“甘露事变”,想彻底解决宦官专权的现状,只可惜他遇上猪一样的队友——李训,一个眼高手低、私心深重的货,把好好的一次政变搞砸了。从此,李昂的梦想彻底破灭,大失众望。不久,其子李永暴毙,死因不知,详情很复杂,读者自行推敲,可怜的娃,如果有下辈子,请生我于平民百姓家。

公元840年,抑郁寡欢的李昂发出诏书,令其弟李瀍为太子。奇葩,四十天前才封幼子李成美为太子,四十天后又将其摇身一缩变成一个小王爷了。就算顾及李成美年幼无法担当国家大业,那后来的提名也是皇太弟李溶啊,怎么诏书一出就变成另一个皇太弟李瀍了呢?唉,该死的太监,谁对他们更有利,他便拥护谁为帝,逼宫、弑帝、改遗诏都是平常事。两天后,李昂抑郁而终,享年33岁,最是虎狼之年。

李瀍也是个短命的皇帝只活了32岁,年纪轻轻就服用丹药,在没有现代先进仪器检测的时代,所谓的丹药就是毒药,好几位唐朝皇帝重金属中毒而亡,如飞蛾扑火,要死谁都拦不住。李瀍当政时,十分重用李德裕,任为宰相,这位胸怀大志,饱读经史的政治家在位五年对朝廷贡献极大,他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李瀍死后,其子尚小,该死的太监又浮出水面,拥护既呆又傻的皇太弟李怡为帝,史称唐宣宗。

真实的李怡并不傻,在混乱的皇宫之中,只有呆傻才不被重用,也才被忽略,可是该死的宦官们就需要这样的人选,管你国家生死存亡,今宵有酒今宵醉。李怡继位后就不用再装了,一改呆傻样,勤于政治、恭谨节约,国家得到了相对的安定,史上称为“大中之治”。只可惜继续飞蛾扑火服用丹药,又是重金属中毒而亡。临终前才匆匆立李兹为太子,被宦官王宗实更改了遗诏,皇帝冠帽砸在李温的头上,一个贪图享乐的家伙。李怡一世英名,却因迟迟不立太子,导致被死太监偷梁换柱,真是立储失职啊。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李怡早早立了太子,李兹就真能当上皇帝吗?死太监王宗实,你同意吗?

李温上任后就改名为李漼,改年号为咸通,咸,感也。天地感而万物生,圣人感而天下和平,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国家内忧外患日益严重了,你还沉迷酣歌醉舞、春宵一刻,对得起“咸通”二字吗?况且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宰相,李世民有房玄龄,武则天有狄仁杰,李隆基有姚崇,李纯有裴度,李漼也有21位宰相,名孚其实的宰相,除了贪赃枉法,没有一个肚里能撑船的。算了,赶紧把李漼写死吧,咸通十四年,李漼结束了骄奢淫逸的荒唐人生,享年40。

李俨继位,登基之时年方11,比敬宗李湛还小四岁,人家至少是初中毕业,你这小学毕业的娃来凑什么热闹。此时国家已经硝烟四起了,农民王仙芝高举造反的大旗,可是他立场不坚定。风云人物黄巢挺身而出接过死亡接力棒,继续起义,唐朝属地一败继败,黄巢直取长安,把李俨吓得拔腿逃往巴蜀,再一次发扬逃皇帝精神。黄巢攻占长安后,不是想方设法攻下其它城池,而是先自立为齐王,过一把皇帝瘾,没办法,来自商人家庭的黄巢,看见京城如此繁花似锦,皇宫如此富丽堂皇,的确欲罢不能。立王也罢了,又不把长安百姓当成齐国的百姓,任由部下烧杀抢夺,跟强盗有什么区别呢?失民心者失天下,更何况占有长安一隅之地离齐国大统还差十万八千里呢,早早称帝不是成为众矢之人了吗?黄巢,你到底怎么想的?

公元880年,在唐将李克勇等猛将的围剿之前,黄巢携同军队撤离长安,兵败逃往狼虎谷,被外甥所杀,巢军全军覆灭,历时九年又归为零,生命却再也没有原点,跟着陪葬的还有无数百姓和战士们的血肉之躯,如果能回到从前,黄巢,你是坚决揭竿而起,还是继续做个安安分分的盐商呢?

李俨重新返回长安,京城已是人是物非、满目疮痍,昔日繁荣荡然无存,胆战心惊的李俨心如死灰,公元888年,李俨病逝,享年26岁。皇太弟李敏继续担起风雨飘摇的唐朝,叛军四起,民不聊生,朝廷控制的领域不断被削弱,李晔(李敏继位后改名李晔)能力挽狂澜吗?不!他接过的也是一根死亡接力棒,很快被权臣李全忠所杀,其子李祝被拥护继位,李祝接过的是唐朝最后一根死亡接力棒。四年后,被权臣朱温逼着退位,赐毒酒,历时近三百年(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的大唐王朝灭亡。朱温改名朱晃,在中原建立大梁王朝,从此,中国版块四分五裂,战事连连,预知后事如何,请阅读《五代十国》。

小女才疏学浅,对历史亦无甚研究,不敢多做评说,只是人云亦云耳。鉴于从前读《明史》已忘甚多,故作<读《唐史》后记>以记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13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82评论 3 3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84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0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0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0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59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21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8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9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93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44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