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清正家风,脚踏人生正道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家风正,家风严,家风和,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党员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弘扬清正家风,脚踏人生正道。

弘扬“爱子,教之以义方”之家风,踏“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之道路,塑造清廉人生底色。好的家风承载着祖祖辈辈对下一代的希望与寄托,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代代相传,早已化作不朽的精神,撑起了民族的脊梁。这些精神是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是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颜氏家训“笃学修行,不坠门风”,是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古朴如是,点点汇聚成千万家庭的清风正气,于润物无声中为后辈铺就精神土壤,塑造清廉人生底色。

弘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家风,踏“宁白一人头,不负百姓心”之道路,激荡清明党风政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将教天下,必正其家,必端其身。”党员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严守亲情关,把正心、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从家风败坏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戒尺高悬、警钟长鸣;要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义利观、“权力姓公,不姓私”的权力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观,不越雷池,不超红线,端正家风,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

弘扬“寻先辈足迹,传红廉精神”之家风,踏“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之道路,赓续红色根脉。“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老一辈革命家们高度重视家风,令人感慨与叹服。毛主席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念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周恩来夫妇没有给亲属留下一分一厘,却留下了淡泊名利、自强自立的精神财富。朱德同志坚持不搞特殊、不谋私利,对亲属讲原则严要求,形成了廉洁清正的优良家风。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从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永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纯洁初心,让清廉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泱泱华夏,礼仪之邦,廉洁家风传承不息,贯穿始终。我们要携手共进,以廉为德,以腐为耻,让“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成为新时代前行路上的光辉底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