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漂洋过海而来的英国姑娘
年少时的梦在中国扎了根
“一只菜虫!”
盯着这个“可爱”的小东西,她满脑子想的都是“要不要吃这只菜虫”——
这就是《鱼翅与花椒》的作者,扶霞·邓洛普,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姑娘。
这个脑子里似乎充斥着惊世骇俗想法的妹子,初到中国可是被一颗皮蛋吓得不轻,尽管她在吃喝领域的探索很早就开始了。
伏霞的妈妈在牛津教外国学生英语,小伏霞的记忆中,家里的厨房总是被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们占领。
从小她就有个做大厨的理想,然而,就和中国一样,没有人会鼓励在学校考高分的好学生去餐馆当伙夫,她只好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最终考上了牛津大学并顺利毕业。
那一段时间,扶霞对未来感到万分迷茫。这时,她听从同事的建议申请了一笔文化研究方向的奖学金去中国学习。
1994年,扶霞来到了四川大学。
初到成都,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好——文化的不适应,语言的隔绝,娱乐和饮食的有限,她用了“搁浅”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
不过成都以其特有的温暖和慵懒,融化了所有英国式的刻板僵硬,如同阳光下的黄油。
随着日子一天天悠闲而过,伏霞感到自己慢慢放松了。小半辈子了,她还是第一次卸下所有的责任与期待,生活变成了一块白板。
“于是,我开始了一生中最最美妙的时光。”
在这座“美食之都”中,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里,年少时“想要做一个大厨”的梦想,在漂泊了20多年后,终于有了栖息的地方。
她试图在这块异国他乡的土壤上找到一方立足之地以缓解无处慰藉的乡愁,而美食就是她的答案!
“我就是一个厨子。只有在厨房里切菜、揉面或者给汤调味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完整的自我。”
后来,喜欢做饭的扶霞干脆找到一所烹饪学院,专门学习厨艺,并成为这所学院开办以来,唯一一位外国学生。
02
一场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
一段美食人生的奇妙探险
对伏霞而言,学习新的菜系,就像学习新的语言一样。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头晕脑胀后,她逐渐能在杂乱的步骤里,慢慢摸索中餐烹饪的门道。很快,她便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扶霞才意识到,专业的中餐庞大而精细,复杂而成熟。
例如,光是一个最基本的“炒”字,就包括了滑炒、爆炒、小炒、生炒、熟炒、炒香、盐炒以及沙炒等。
如果没有老师指引,贸然一头扎进去,就会彻底迷失在博大精深的中餐烹饪体系里。
接着她愈发领略到中餐烹饪的瑰丽,从巧夺天工的刀术,到独一无二的调味技术,再到细致入微的火候把控。
渐渐地,伏霞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些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例如,在阴湿的冬日,要比平常吃得温热些,所以早餐的饺子汤里就多舀一勺红油;而在夏日闷热的酷暑中,吃点酸的东西,能让人神清气爽。
就这样,扶霞发现,在中国学习烹饪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
她在书中说:“我在挖掘潜在的创造力、在交很棒的朋友,像一条蛇一样慢慢蜕皮。”
后来,孤身一人的伏霞在一次旅途中,扛着重重的背包往唯一接待外国人的客栈走去时,鼻腔内猛地钻进烧热的四川豆瓣酱与花椒的味道——
“一颗心顿时雀跃起来:我知道我在回家的路上了。”
或许那个时候的伏霞还没有意识到:到底是中国的美食充实了她,还是她融入了中国的文化。
03
饮食文化之旅
也曾迷失过,也曾被拯救
如果只是吃吃喝喝,学学厨艺,那成为一名地道的“中国美食通”就可,但要成为资深美食家,写出数本美食著作,四次获得“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烹饪写作大奖,这些可远远不够。
回到英国的伏霞发现,她的味蕾总是不忘召唤她这个“游子”回“家”。
于是她跟随自己的心,一次次回到中国,也吃遍了中国的美食。
她从成都的火锅开始,一路吃到湖南的毛家菜、北京的卤煮、潮汕的点心、扬州的炒饭、西安的毛笔酥、福建土楼的土鸭汤,等等。
领略了鲁菜的大气恢宏,淮扬菜的娴雅精妙,粤菜的讲究极致,也邂逅了开朗活泼、烈焰红唇、伶牙俐齿的“辣妹子”川菜。
她的脚步踏遍大江南北,无论是不同城市的美味佳肴,还是其背后那低吟浅唱的文化魅力,都让她深深迷醉其中,不忍离去。
然而,一次一次的游历中,她生“病”了。
“沉浸到新的文化中,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其中风险很大,可能会破坏你内心深处的自我,甚至对你的身份认同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伏霞,就在不断的往返之中,在磅礴的中华美食文明和自身固有的文化认同之间,迷失了。
幸好,就像中国老话说的那样“解铃还须系铃人”——她遇到了淮扬菜。
治愈扶霞的,就在于那碗清远收敛、柔和淡色、悉心熬煮的高汤,其中蕴含着足以抚慰人心的柔嫩口感,以及微妙又鲜明的咸甜之味。
这场文化之旅,伏霞孤身上路,就像所有武侠小说里那样,“大难不死,必有高人指点,然后武功更上一层”,她说:
“扬州重燃了我心中之火。那时候我就知道,我能写,也会写出这本书。我和中国缘未了、情未尽。”
04
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营养
烟火人间,全是温情的味道
在我看来,这本书不光是一趟寻访美食之旅,也是一场对中国这片土地上逝去岁月的追溯。
从伏霞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十年浩劫”结束之后那座生机勃勃的古城成都,生命力旺盛的街边文化正在兴起;
然后三月东风渐起,卖风筝的、卖蟋蟀的、卖酒的、卖笛子的如织如雾;
再是镜头一转,到“非典时期”湖南的不安压抑,以及寻访毛家菜时的所见所闻;
暂栖香港,深藏在熙熙攘攘闹市里的隐秘美食;
一路颠簸翻越崇山峻岭与一株野生花椒结下不解之缘;
沉醉在温柔和平的扬州岁月里,淳朴自信的民风让她透过大肆蔓延的资本和拜金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文字与食物,往往是人世间最能打动人的两样东西。
庆幸的是,这个英国姑娘,用她的作品做到了“动人”。
《鱼翅与花椒》让我们看到,烹饪是一门精彩的艺术,也是一场关于文化的盛宴,透过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我们可以深入探索食物背后所包含的饮食文化。
川妹子雨珈是《鱼翅与花椒》的译者,她在译文的最后有一句感慨:
“日复一日的饭桌上,浓缩着你我倏忽而过的年华。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营养;烟火人间,全是温情的味道。”
是啊,经年之后,我们回忆起自己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日子,想到的会是什么呢?
我猜,我可能会想到妈妈在桃花流水时拿手的一道家常鲑鱼,或者是奶奶在艾草青葱时蒸笼而出的一个个青团,亦或是孤身在外佳节思亲时偶遇的一碗臊子面......
那你呢?
愿你看完这本书后,找到自己的答案。
作者:阿宁,慢七秒:坚信文字的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