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孩子取得怎样的成就,而是他成长为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他们输了比赛不气馁,考试差了不沮丧,即使被批评了,也不会被坏心情打败。支撑他们走出低谷的,唯有爱和鼓励。
有远见的家长懂得对孩子“察言观色”,及时捕捉孩子的心理变化,实时疏解孩子,避免孩子“钻牛角尖”如果孩子还不能释怀,可以带孩子打球、旅游、看电影,用各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打败孩子的,也许从来不是糟糕的人和事,而是他背后的孤立无援。有情感支持的孩子,即使遇见困难,也有底气自如应对。
弗洛伊德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我们总是想要去消灭那些负面情绪,或者认为这些情绪不该有,是不好的。把它当做洪水猛兽,想要靠“理智”战胜它、驱赶它,结果往往并不理想。被情绪操控会让现实变得糟糕,去除情绪也会让自己变得糟糕,加重自责与精神内耗。在未被看见的背后,实际上,这些负面情绪里饱含着我们生命最原始、最原初的活力。
所以看见和倾听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是解放生命力的方式之一。
每一个成年人和孩子的必修课–情绪管理![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