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学生不知道的事

第一章  新老师报道

      我的新学校很大,很高级,设备齐全,坐落非主流地区,校区外围穷乡僻壤,进入学校世外桃源。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站式服务。这是一所美英联盟的学校,学费贵的不一般,只有本地的贵族家庭才能上得起;也有很多,吃喝住行,老婆孩子炕头都靠报销的中国外派打工人的家庭会毫无后顾之忧的选择这个学校。听说这是一所学术水平相当的学校,而我就是搭上今年招新员工末班车的那个“幸运儿”。我的孩子也因此获利,可以拿到职工子女的福利,进入这个学校读书。

      今天是我第一天被主任叫去上班的日子,我以为这是老师生涯重启的美好开端,却不想很多很多困顿迷惑在等着我……

      因为是末班车员工,也因为是二娃的妈,无法参加完整的新员工培训,所以进了入口,就不知道要怎么走了,连办公室在哪都找不到,还好校园每层都有保安巡逻。

      在保安的指引下,找到了办公室,却无法在硕大的办公群里找到我的主任和中文部。这些年因为带孩子,脱离人群,很少接触叠音字以外的名字,主任的名字我也不太记得。正在原地焦虑时,一位热情的本地老师一眼认出我是中国老师,带我去找主任。

      这个主任叫Ira,是个印尼的华人。面试那天,她问我什么时候有空可以面试,我就说看您的时间,我随时都可以,不想她就约我立刻面试。那一刻心中咯噔一下,是我说错话了吗?因为见面是线上进行,所以放下正在炒的菜,来不及紧张,马上连线。见面后,她随和慵懒的嗓音配合这黄昏幽暗的天色,让我彻底放松了,她跟我分享她有十年的工作经历,让我佩服不已。她说她是马来西亚华裔,又曾在中国留学,让我亲切不已;她说我是和他一样,省略招聘步骤最后一分钟速成的员工,让我误以为自己是校长亲选突然赐下的大将,也自然而然的跟她开启了友谊式对话,分享了我的心历路程,坦诚了自己的弱势,英文不够好。她还安慰我说,上中文课用不了多少英文,只是和同事沟通需要提高,欢迎我去他们学校练习英文。就这样我怀踹这对校长的敬仰和对主任的喜爱欢欢喜喜的跟人分享,我遇到了好领导。结果,第一次见面,我才发现那个屏幕前紧张,口吃,又随和的领导除了慵懒的着装风格和体态是真的,其他都是装的。她不仅中文流利,而且心思细腻,说话把你当空气,还会当着面的让我难堪,满脸写着不欢迎。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有眼无珠,不会看人!第一次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

      “宁老师,未来我们会合作一个平行班,由于您是新来的老师,对很多东西不了解,您就先跟着我,用我的资料带你的速成学生,我们的教学节奏要同步,避免家长的比较。”一位带着眼镜,微胖却没有肚馕的男老师主动过来跟我交代工作,我感激不已。正在说时,Ira面无表情的走了过来,眼前一米八个的男老师顿时快速的解释说,我正在跟宁老师分享我们未来的合作。Ira一手抖着课程表,一边翻着眼睛不耐烦说,“这安排怎么合作?”然后三四个老师在我面前开始说一些有头无尾,让人思绪万千,又无法确认的话。我站在那里呆若木鸡,好像一个不速之客,不知如何是好,正在开口与不开口两难时,听到Ira说“今年这样,明年怎么办?”一个女老师说“真还有一轮游的”!这些话拼起来怎么越听越像在说我?紧接这这个小团队挪移位置,去到了男老师的桌前,继续讨论这,“他/她认为是个中国人就能做中文老师吗?”“他/她不是学英文专业的吗?”所有的信息穿过耳朵,拼接起来不能不让我觉得他们在议论我。我真是当头一棒,怎么回事,我已经签约了,入职了,连孩子也上学了!我是准备长期稳定的工作,而他们在说什么?这些题目的讨论不是应该在面试后签约前吗?我是有教师资格证,有海外中文教学经验,还有教育学硕士学历背景,英文能力的人。他们在说什么?随着第一天在办公室里不间断听到主题式讨论的声音,我的心也跟着颤抖起来,而第一天的上班,就在楼上楼下的小跑找学校IT解决电脑连连接中结束了。而主任从头到尾也没有跟我说一句关于工作安排的事,她的声音全在集合同事在一板之隔中结束。下班时间一到,我心慌意乱,迅速逃逸,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