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断舍离的概念很流行。我去年看过一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接着又了解了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后来南希给我推荐了一个TED演讲的视频,是2014年两位美国小伙子分享的关于极简主义的思想。这两个小伙子Joshua Fields Millburn和Ryan Nicodemus(乔舒亚•菲尔茨•米尔本 & 瑞安•尼科迪默斯)共同经营了一个网站:the minimalists.com
今天早上在路上听了一个播客,主播读了一篇关于断舍离的文章《人生赢家的生活法则:断舍离》,讲的就是这两位美国的极简主义推行者的故事。以下是我边听边抄下来的内容(以下内容是转载,不是我原创,但理念值得深入的理解和践行):
Joshua曾经掌管着150家的店铺,拿着七位数的薪水,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太太,20多岁的时候就买了豪宅和名车。读大学时他曾觉得富裕就是年薪挣5万,毕业后他很快挣到了5万。可是他并不觉得自己富有,他又开始追求新的目标:每年挣8万,一年之后这个目标也达到了。但是他一山望着一山高继续追求更高的薪水,成了工作狂。一周工作80个小时,一年工作362天。他把一个个愿望变成了现实,买了豪宅和名车,开始享用奢侈品,总用着最新的电子产品。他以为拥有了这些以后,生活就会变得更幸福。但其实他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他的身体变得很糟糕,每天需要服药才能入睡。除了赚钱,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妻子,陪伴儿子,照料生病的母亲。某一年的一个月里,Joshua家里先后发生了两件大事,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向他提出了离婚。Joshua非常的伤心和挫败,他开始反思:过于追求物质让他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于是他决定开始改变。他从丢弃东西开始,在30天内丢弃30个物件:没有穿过的衣服,没有用过的器皿。接着他把家里用不着的东西都收集起来捐献给慈善商店。他开始反思当初为什么要买这么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呢?而买这些东西的动机,往往是因为别人买了,或者网购上说应该买,或者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叹和高看。这些东西没有让他幸福,却成了一种负担。反思后,Joshua决定彻底的断舍离,开始过起极简主义的生活。断: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没用的东西,离:脱离对物资的执念。最后Joshua丢掉了家里90%的东西,也不再购买他认为不需要的东西,他的生活里只剩下了288件物品。最后他放弃了七位数收入的工作,但他获得了大把的时间:比如有时间精心准备一顿美食,约三五好友喝喝下午茶,进行一场和自己的旅行。他开始有时间正视儿时的作家梦,拾起笔开始写作。2年之后,他成了畅销书作家。他丢掉了90%的东西,却开始幸福起来。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Ryan刚从高管的职位辞退,抑郁苦闷之时问Joshua现在为什么这样快乐,Joshua于是把自己极简的生活方式推荐给了他。Ryan立马开始行动,在Joshua帮助下,他清空了家里多余的物品,把日常需要的物品打包放进了盒子里。每天开始时,只拿出当天所需要的物品。3周21天之后,那些一直没有从盒子里拿出来的,就是需要舍弃的东西。Joshua看到过一个统计,说美国的每个家庭平均拥有超过30万件物品,于是他非常想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于是他联合Ryan做了一个极简生活的网站,现在他们拥有400多万的粉丝,五年内出版了4本畅销书。他们两人推行的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很多人,从美国蔓延到欧洲。
Joshua和Ryan倡导的极简并不代表苦行,个人仍然可以拥有自己认为值得的东西,只需要舍弃自己认为没有用的东西,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极简也不代表要舍弃品质的生活。把从投入到无用东西上省下来的钱,可以投入到更值得的地方。
Joshua诠释的极简主义里,包括以下内涵:
1、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盲从,不跟风。把精力全部用于自己最迫切的欲望上,比如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关心朋友。
2、精神极简:专注于1-2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充分学习、提高。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朝三暮四。
3、物资极简:将家里超过一年不用的物资丢弃或送人,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东西。确实有需要的东西,就买最好的或者充分的使用它。绝对不要囤积东西,不要买便宜的东西和次品。
4、信息极简:减少使用社交网站,少看微博和朋友圈,不关注和自己无关的娱乐和社会新闻,APP尽量少而精,删除长期不使用的应用。
5、表达极简:写东西,说话简单直接清楚,多用名称、动词,少用形容词和副词。
6、工作极简:一次专注做一件事,做到最好,绝对不拖延。
7、生活极简:享受慢生活,不做无效的社交,坚持锻炼身体,少吃垃圾食品,穿着简洁不花哨。
总结:生活看起来像一团乱麻,熙熙攘攘兜兜转转,纷繁复杂,但只要愿意去繁就简,就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拿起该拿的,放下该放下的,不要让俗世里多余的事物侵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经不起太多的浪费。丢弃不重要的90%,简单才是完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