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012】
今天看了《最强大脑》最新的一期,随后偶然在网上看到这期节目又引发了争议和质疑,单从不小的反响来看,节目已经越来越成功了。
从几年前的第一季开始,我就一直在追这个节目,确实好看,里面走出了很多“大神级”的牛人,像是王昱珩、王峰、孙亦廷、孙彻然等等,这些选手的实力明白无误地证明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巨大”。造物主把有些人造出来,好像就是为了让其他凡夫俗子顶礼膜拜的,不服都不行。
除了选手实力超群,节目道具组也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么多年看过的各类节目也不算少了,从来没有哪个道具组这么具有创意和想象力,什么“微藻画”、“沙画”、“蜂巢迷宫”……一次次给人意外惊喜。这节目影响力能够越来越大,道具组功不可没,点赞。
话说回来,这期节目的争议在于:在魔方比赛“听音盲拧”的PK环节,选手贾立平采取了“逆向还原”的手法赢了比赛,对手林恺俊不服,而节目组事前也并没有预料到规则设计上存在的漏洞,对于贾的取胜到底算是“作弊”还是“合理利用规则”,二人各执一词,于是多方协商后决定重赛,但最后林又主动缺席了,所以被视为弃权,裁判裁定贾立平取胜。
对此结果各方说法不一,选手也各执己见,节目组又声明了比赛的公正合理,科学评审也发表了意见,然后魔方圈子的人也各有观点,造成这么大质疑的原因之一据说是两人的世界排名差距太大。其实作为观众,我不禁以小人之心揣测,这事是不是有相关水军在背后炒作,毕竟这么多年以来,这种事我们已经见过太多。不过即便是炒作也无所谓,观众反正就当看个热闹而已。
不过我想说的倒不是这次的争议,而是这节目“价值导向”的问题。所有参赛选手最终是要层层PK的,最后的胜出者组队跟国外的顶尖高手们切磋,争夺最后的荣誉。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赛事设置,但节目组和嘉宾和大多数观众一起,有意无意地把最后的争取胜利的行为往“国家荣誉”上靠,这就有点问题了。
在节目里经常看到,评审和嘉宾动辄激励选手说,要调整心态、发挥最高水平,这样才有资格最终代表国家去打败国外选手,“为国争光”,这种时候观全场观众往往也是情绪高涨,所有人都在瞬间被点燃。看到这场面,我脑子里常常自动地蹦出一句:不就是个比赛,至于吗?
不过就是一个跟脑力相关的竞赛类节目,只要规则制定公平公正,环节设计精彩好看,选手都能全力以赴,至于最后谁胜谁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中国选手输了,就说明我们不行?赢了,就显得我们牛逼,大国崛起,“中国梦”实现了?那是不是所有输了比赛的中国选手都成了国家的罪人了?没这个道理吧。
一个电视节目而已,动不动扯到“国家荣誉”的高度,真的有这个必要吗?有意无意煽动一群原本就容易被煽动的人,这样真的好吗?“民族主义”的情绪本来近些年在全球就已经有愈演愈烈之势了,你们作为媒体非但没有主动保持冷静,反而刻意迎合,这恐怕不应该是一个以“科学”、“理性”为标签的节目制作方应该抱持的态度吧。
你们可能以为搬出“国家”、“民族”这样的大词能给选手更大的鼓励,但是有没有可能同时给了他们更大的压力呢?本来输了也不要紧,比赛本就胜负难料,这下好,输了就丢了“国家”的脸了,那多恐怖,“民族罪人”的帽子有几个人承担得起?
也许节目组有出于收视率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但作为观众,我总觉得你们节目组的自我要求应该更高一点,毕竟在其他诸多方面你们已经做得那么优秀了,不要仅仅因为这些东西拉低了一档好节目的格调。
前三季的总决赛我都看了,中国队赢的时候我很开心,外国选手赢了也很高兴,只要节目本身足够精彩,最后的输赢真的没那么重要,何况我们还见识到了什么叫“天外有天”。
希望所有人都能心平气和一些,时刻保持淡定,好好享受中外选手们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无关“国家荣誉”,无关“民族大义”。这仅仅是一次顶尖大脑之间的巅峰对决,无论最后的输赢,在AI来临的前夜,他们都让人看到了人类脑力上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