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环节:10分钟的晨间信息分享。
老师用钢琴音乐提醒大家这个环节即将开始。我看到孩子们有的已经摆好小板凳,三两成群的看绘本,有的还在吃早点。儿子告诉我,现在他坐的位置,以及下周他将调整到哪个位置。喔,原来孩子的位置是定期调整的。我好奇的发现,地上并没有孩子们的名字,但是孩子们吃完早点后,都能自己板着小椅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似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位置心中有数。从饭桌搬椅子到教室中间的整个过程非常有序(这个序是指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即使有小朋友发现椅子插不进队伍里,也不叫嚷,老师并没有马上帮忙而是观察了一会,确定孩子没办法处理了,才引导处理。晨会在大部分孩子吃完早点后开始了。小胡老师用双语跟孩子们聊天气,聊日期。我开始对儿子的注意力有点担心,因为英语启蒙我还没有系统开始过,天气和日期的英语完全没在家接触过。我想儿子应该不会感兴趣,估计他可能会像以前一样发呆,不参与互动。按照果果以前的情况,热场的活动都是不参与的,他只对感兴趣地东西反应活跃,没兴趣的就做"木头人"。我一直觉得儿子这种情况很正常,没有特别在意过。这次我观察儿子好像有点不一样,他在观察周围的同学,后来我听见他跟着其他孩子一起附和着回应老师的问题,我知道这是他在认真学地过程。用英语表达虽然不是很擅长,但是听到其他小朋友地发音,也能跟着模仿我觉得他是愿意学的。"10月31日是10月的最后一天",儿子只知道日期是10月31日。"明天是11月第一天,日期是11月1日",儿子这才知道原来今天过完明天就是11月的第一天。就这简单的几句聊天,孩子们不仅是学认日期,还知道前后关系,这其实教会孩子理解今天明天的关系,加强对时间的理解。
聊完天气和日期,老师开始提问,"我们看看现在班上有多少小朋友呢?还有谁不在呢?"小朋友开始相互看看,有的说出了缺席小朋友的名字。小胡老师稍作停顿,开始引导孩子数数。"先请所有女孩起立。"
女孩子们快速而整齐地站起来,看着小胡老师。小胡老师抬起左手,示意从左边小朋友开始报数,"one two three……ten"。原来她们是用英语报数的。最后一个小朋友负责将她报的数用阿拉伯数字写出来,准确的说是画出来。我看到这情况脑补我儿子可能的样子。轮到男孩子们起立,报数。果果是最后一个"eight",报数正确。老师请他同样将数字写在白板上,我看见他犹豫了一会,我就知道,他一定在想"eight是几呢?"不知道哪来的援助告诉儿子"7"。儿子写了7。我笑了,"不是eight吗?"小胡老师听到家长的声音说,"喔,看来家长们有不同意见,我们再来数数看看?"注意,老师说是有不同意见,并不是马上评判谁对谁错。这很符合《非暴力沟通》里的强调事实,不评判原则。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更愿意接受建议。于是男孩们又一次用英语报数。"eight"结束。"好,请果果将数字写在白板上"。场下很安静,我也等待着,我知道经过这次以后儿子对"eight是8"会映像深刻。儿子迟迟没动笔,后面的援军帮忙了,画上两个圈圈,形成一个8。报完数,最后需要将男生数和女生数相加,这又涉及到20以内的加法学习。一个小小报数环节我可以看到背后的设计思路,包含了学习语言必须要经过听说读写地全过程。同时人头报数,帮助孩子理清数字排序关系,加法运算和日常生活应用(发现没有幼儿园的数学启蒙非常注重在生活中的应用)。再配合孩子们的座位调整,偶尔有小朋友的缺席会让每位小朋友都通过这种方式熟练掌握到10以内的英语数字以及加法知识的应用。所以我才知道,原来最近儿子在VIPKIDS上对英语数数明显信心满满,其实是幼儿园的要求更高一点。最后老师回应孩子们最开始观察的结果,确实有两个小朋友没有来。一个请假回老家了要明天回。一个可能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暂时电话没有联络上。(老师为什么这么详细的给孩子们说明呢?思考……)
10分钟很短暂的时间里,可是我看到老师背后的一些用心设计,感觉很专业。
第三个环节是英语活动30分钟。
老师是Bill,家长会听过他的自我介绍,一位教龄超过我年龄的美籍老师,因为热爱教育,所以做了三年园长后就要求回归一线跟孩子们在一起。当时他介绍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教学观念。他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让他们爱上英语比学会背单词,句式更重要。他希望通过绘本故事,游戏和歌谣的方式让孩子沉浸在快乐的英语学习中。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因为我从儿子的反馈中可以看到他最近确实开始喜欢英语,只是不喜欢我的方式。一次接儿子回家的路上,儿子在园外校车的缝隙间看到Bill的身影,大声跟Bill打招呼。这是我以前没有见过的反应,我知道Bill一定是他喜欢的老师。
Bill一进场感觉孩子们的情绪明显开始升腾。一个快节奏的童谣,孩子们一边唱着童谣一边快乐地拍打着小手小腿。教室里的温度开始感觉有点高。今天的绘本故事是《Go away,green master》。一到故事时间,冰淇淋组的小朋友就从晨会的U型变成前后两排的一字型。围着Bill听故事,故事讲到一半,中间穿插亲子手工作为拓展阅读。我们一边做手工一边跟孩子练习身体各部位的单词。同时学着Bill的样子用英语提问,学习how many句式。手工结束后,继续故事的下半场。孩子们对身体部位的单词明显又熟悉了一些,能用简单的句式复述故事的内容。接着孩子们一起唱童谣《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最后是结束歌谣,我儿子最喜欢最后"I LOVE YOU"的部分,回来跟我唱了好几次,但都不全。这次我看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最后也被这首童谣吸引着,全程孩子们都很投入。我被孩子的投入所吸引,几乎都没听清歌谣的全部内容。晚上儿子回来又唱了一小段。我问,怎么回来你就记不全了?儿子想了想,又做了几个东西,又多记得几句歌词。儿子说我要做动作才能记起来,多练习一下就可以记全了。是呀,儿子的回复提醒了我。英语绘本时间里我看到Bill有大量的动作,手势,还有有趣的表情,配合着动手,讲绘本。这是最大程度的调动孩子们的五感去感受英语的快乐。幼小时感觉记忆是他们的优势,多多应用五感学习不仅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对感知力的培养帮助非常大。在认知科学的入门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里提到感觉记忆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熟悉的另一本书《游戏力》所提倡的通过游戏激发孩子的活力,建立孩子的自信的根本原因。
30分钟很快结束了。孩子们的热情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的环节是10分钟漱洗和40分钟的户外活动。
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开始上洗手间,补水,脱衣服加隔汗巾。喝水的小朋友我看到都习惯了去移动记录自己的小架子。准备好以后,大家开始排队下楼。排队等待的几分钟里,我不时听到小朋友在跟自己爸爸妈妈们介绍自己的朋友。我听见有个小朋友跟爸爸妈妈说,我喜欢果果,果果有时候跟我坐一起。后面又有小朋友接着说,果果有时候也跟我坐一起,他还跟谁谁谁有时候也会坐一起。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听到孩子们提到喜欢果果我当然很开心。同时让我回忆起儿子第一天入园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对他还有另外几个新入园的孩子打招呼,表示愿意交朋友。这是让我觉得最暖心的地方。感觉这群孩子言谈举止大方,有想法,背后的老师有影响。
入园前第一次带儿子探班,儿子匆匆看过教室以后就非要离开。第一次见到大胡和小胡老师也是非常抗拒。大胡老师几句话,就让儿子开始尝试配合。通过面对面沟通,大胡老师也直接告诉我如何面对孩子的现况和建议。我当时映像深刻的是,她建议我日常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对我真是醍醐灌顶。我以前只关注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支持孩子的决定。但忽略了鼓励多说出这个重要环节。这是孩子学会与人沟通的第一步。从尊重孩子的想法,到引导孩子说出来,这是教会孩子学会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大胡老师告诉我,希望一个学期后我们能看到儿子的变化。现在果果入园两个月,与陌生人打招呼已经进步很大,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是有进步。我想今天的结果跟这群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相处是有关系的,当然背后离不开老师们的用心引导。
户外活动开始了。儿子下楼提醒我注意安全跟着他身旁跑步。一圈小跑加热身体操以后,小胡老师告诉孩子们活动范围,接着大家就朝各自喜欢的区域拿着器材开始活动起来。果果跟另外的小男生都抢着荡秋千。果果慢了半步没抢到,生气哭了。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在现场。我笑着告诉他,接下来你可以排队等。这时老师们忙着拿其他东西,距离不近也不远。我也希望儿子自己能解决。我开始听到旁边小朋友开始给儿子建议了,"你排队吧,下一个就是你了。""你不排队,你看轮到别人了。""你也可以帮忙推秋千"。儿子眼睛不断扫描我,做哭状。孩子们玩一会,就空出位置。这时儿子才擦干眼泪自己玩秋千去了。我对儿子说,"儿子你这种小冲突你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五岁了,你可以的。记得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事实",我必须牢记大胡老师的建议。接下来玩轮胎,跳跳球的过程中,孩子们偶尔会"交通拥堵"。为了避免跟其他人碰到,其他孩子都会主动选择其他路径。为啥呢,因为果果表示不愿意改道。这也让我看到孩子需要成长的地方。同时相信孩子们的这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教会的,老师在背后一定用她们的方式做过类似的引导。而现在的"不管"其实是让孩子通过实践去练习日常老师所教育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孩子自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不禁又让我想到刚入园,果果跟其他小朋友发生了一次碰撞,受伤了。大胡老师第一时间告诉我,我开始还有点紧张。后来听到老师的处理方式暗暗称赞(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下)。大胡老师先跟我说了事情经过和果果的情况。然后告诉我她的解决办法。她让孩子在现场复原当时真实过程,果果真实的向对方表达你碰到我,把我撞疼了,都破皮了。帮助孩子陈述事实和真实感受,接下来让孩子们回顾在安全知识中学到的知识,请孩子们自己拿出解决办法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的发生。大胡老师告诉我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懂得学会用沟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武力。让他们意识到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同时也鼓励孩子自主管理。我非常认同,同时也注意到老师的沟通非常注意方式方法,并不是从评判谁对谁错的角度出发,而是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在保护孩子自我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个才是关键。
40分钟的活动时间结束了。孩子们听到指令开始帮助将活动器具收拾归位,排队回教室。放松一下,吃水果。回到教室,看到阿姨帮孩子们换汗巾,你会说这很正常。还有小朋友相互帮忙换汗巾,他们可不是简单的将汗巾抽出来,而是用小手轻轻的拍揉后背,让汗巾将汗吸干净后再取出来。你看着这群小人儿,相互认真帮忙的样子整个人都柔软了。
待续,最重要的工作时观察下次再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