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他们的话能造就一个孩子,也能毁掉一个孩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道理了。试想,当孩子想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总是说“你不行的”、“你做不好”这类的话,孩子本来潜在的能力或许就从此被遏制了,永远无法发挥出来。到最后,孩子自己很可能产生这样的错觉:“我真没用,什么都做不了。”长期下去,他会慢慢对事物失去兴趣,那个时候,也许就真的“什么也不会做”了。
还要注意,孩子的好奇心永远都是难以捉摸的。有时,他得不到父母的允许,会自己偷偷地去做想做的事,这比在父母的指导下去尝试更危险。
你希望你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什么事都不敢做,甚至畏首畏尾的人吗?
如果不,那么就别吝啬你的鼓励和赏识。
教育理论上,有一种赏识教育。父母可以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这样的话应该经常说:
“孩子,你能行的,妈妈相信你。”
“好吧,爸爸让你来,你可以做好的。”
在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时候,不妨给他机会去尝试。当然了,也许某些事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只要父母事先告诉孩子做事的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并在一旁静静观察,就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这个过程中,父母最好是保持冷静,并且做个绝对的“局外人”。一切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这是个锻炼孩子的好机会,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所以,你也不要在孩子没做好事情时,给他泼冷水,说“我就说过你做不了”这样的话。明智的做法是帮他找原因,鼓励他重做一遍。
你可以看到,孩子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努力中,的确能学到不少东西,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便是你对孩子不吝鼓励的结果。
赏识和信任,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也是让孩子成长的潜能得到发挥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