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四年一次的零食选举!它,终于成为了王者,来欣赏零食鉴赏

哈喽大家好,我是吐槽君。

说到日本最人气的国民零食,你会想到哪一个?薯片、软糖还是巧克力?

日本电视台为了搞清楚国民人气第一的零食到底是什么,在2016年举办了一次日本国民零食总选举。

总选举一共采访了1万位不同年龄段的日本民众,让他们从13家企业1700种零食中选择出最喜欢的零食TOP30(前30名)。

那么当时的第一名是谁呢???

dangdangdang!就是卡乐比旗下的薯哆口沙拉口味。

结果公布后,有民众表示赞同,也有民众表示由于参赛企业和种类太少所以对结果不服。

到底谁才是日本第一零食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

距离上一次选举已经过去了4年了,很多零食也已经更新换代,也有不少新产品出现在零食市场上,零食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不少民众要求再战!

终于时隔四年,日本电视台再次举办2020年日本国民零食总选举。

为了让选举更加公正准确,本次选举参与投票的民众从1万人增加至1万4000人。

参赛企业也从原来的13家扩大至22家,候选零食从原来的1700种扩大至4500种

四年后的今天,薯哆口还是第一吗?相信有很多小伙伴会不服。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有哪些零食入选top30吧~

吐槽君点评:格力高1969年发售的百力滋是日本最早的“棍棒状”零食,可以说是开山鼻祖的存在。

吐槽君点评:湖池屋的カラムーチョ辣味薯条已经贩卖了35年,而他也是开创了日本辣味零食的先河。

吐槽君点评:和格力高的百奇不同,乐天的TOPPO可以从头到尾都吃到巧克力哦~~

吐槽君点评:可爱的蘑菇造型让人欲罢不能。

顺便说一下,在日本喜欢这系列饼干的粉丝分为两派,一派是喜欢“蘑菇山”(きのこの山),另一派则喜欢“竹笋的故乡”(たけのこの里)。

听说以前两派粉丝们还有一次到底是谁先上市的争论,最后商家出来表示“蘑菇山”是前辈,才平息了那场争论。

吐槽君点评:包装栗子最早放在车站的自动贩卖机里贩卖,很多工薪族会在下班等电车时买来垫饥,久而久之就成了人们喜爱的大热商品。

另外栗子来自中国的天津地区,当然好吃啦~~

吐槽君点评:除了直接食用以外,日本主妇们经常用来做制作巧克力系列的点心,这也是他人气的理由之一哦~

吐槽君点评:最喜欢的饼干没有之一!鸡蛋和奶油的香味,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吐槽君点评:脆脆的口感加上巧克力夹心让人吃了还想吃。

为了保有脆脆的口感,饼干有64层之多!另外,听说微波炉600W加热35秒味道会更好哦~

吐槽君点评:厚切薯片,芝士味道浓厚,适合重口味的人。。。

                                              -----我是前二十名的分割线-----

你爱的零食有没有上榜呢?没有的话不要急,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吐槽君点评:卡乐比的虾条将虾壳一起打成粉制成的,里面富含丰富的钙质。

妈妈再也不用说我吃零食没营养的。

说句题外话,卡乐比名称的由来其实是取了日语发音中“カルシウム”(钙)和“ビタミン”(维他命)的首字读音哦~~

吐槽君点评:第一次吃的时候就被这口感迷住了。

甜咸的口感听起来很冲突,但是吃起来特别搭。

听说仙贝上有歌舞伎的家纹哦~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找看。

-----我是前十名的分割线-----

看了那么多,是不是累了?

再再坚持一下终于到公布前十名的时间了,你爱吃的零食是不是已经上榜了呢?

还没有的话,说不定就在前十,搞不好就是第一呢~

吐槽君点评:这款一上市就成为了人气商品。

产品发售时,表示意在创造更健康的零食。

因为可可有抗酸化的作用,所以含72%可可的这款巧克力尤为受女性消费者青睐。

吐槽君点评:看来“竹笋的故乡”派获胜了。

吐槽君点评:以为会进前三名呢,没想到当年的“零食王者”在今年却止步第四名。

这个薯条比薯条三兄弟硬,喜欢嘎嘣脆的小伙伴应该会很喜欢。

-----我是华丽的前三名分割线-----

吐槽君点评:虽然写着是柿子的种子,其实不是,只是柿子种子的样子而已。

这是日本比较传统的下酒零食,我不喝酒所以嗯。。。。

吐槽君点评:还评论什么,好吃就完事了。写稿子的时候必备佳品。

吐槽君点评:16年第二,今年第一,看来真的是人气中的人气。

卡乐比公司称,卡乐比日本每年要生产10亿包薯片,按日本1亿人口计算的话,平均每年一年要吃10包薯片。

果然是人气中的王者。不过,虽然这个口味我也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幸福蜂蜜黄油味!

看到这里,你喜欢的零食有没有入选呢?

需要课代表的同学们,请看这里哦~~

你问我别的零食为什么没有点评呀?当然是那些吐槽君还没有吃过,所以我要去超市拔草啦~~

这里是吐槽君,我们下期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