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孙老师是认识很久的朋友了,他爱人是我老同事。

今天在小区里见到他带自己的小孙子玩,小家伙上二年级。遇上这爷俩时,正在背诗。是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爷俩你一句,我一句,煞是好玩。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印象是初中课本的内容,二年级小家伙能和爷爷对诗,看来早学了不少。小家伙对的很漂亮,虽然并不了解其中的意思。

和小家伙开玩笑,问他今年春节会不会在《中国诗词大赛》上一展风采?没想到还真问到点子上了。小家伙略带遗憾,说差一点就被选上了,不过明年一定加油入选。

和孙老师开玩笑,说老哥这是要造星呀。孙老师哈哈一笑,说伤仲永的事情我可做不来。平时闲着没事,带他看了几次《中国诗词大会》,他自己喜欢上了。爸爸妈妈工作忙,没空陪他玩,就把我这老鸭子赶上架。小时候记忆单纯,多记忆点不是坏事,我也当游戏玩。现在经常接不上他的诗句。让他越发带劲了。

问小家伙,懂这首诗的意思不?

小家伙说是李白出门远游的第一首诗,是思念也是期望。

合着他还看了几句诗词解释。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能说出来是什么意思吗?

小家伙开始挠头了。问他,今年暑假你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了重庆,看了三峡。对三峡还有印象不?小家伙想了下,说在三峡船上吃了蛋糕。

这钱花的有点冤,三峡的景色如此独特,竟远不如一块小蛋糕!

再问他,去过上海没有?他说去过了。

那见过上海的长江没有?

小家伙摇摇头。至此不能再问了,小家伙的关注点远不是成人所能理解和触及的。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看得是风景,但是却很科学的描述出来长江自西向东的态势。

长江中上游,海拔落差大,并且河道在山岭之间。水流湍急,可谓一泻千里。到了下游,地势平坦,河道变宽边阔,水势就平稳了。

李白从重庆上船出发,沿途是山岭相随,舟船随水势速度很快。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说法。如果李白是经常来回,也就没有了惊奇。在当时的他看来,长江应该一直这样湍急,一路奔赴大海。没想到了洞庭湖后,两边的山岭不见了,而是平原;奔流的江水也舒缓宽阔起来。有感而发,加上诗人的脑瓜,写出来千古名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上了初中后,会学地理。在地理课本里,有长江剖面图。很多小家伙对这个剖面图没感觉,这点真不如李白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渡荆门送别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高汝凯阅读 3,199评论 0 0
  •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五言律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
    诗雨丶阅读 1,085评论 0 2
  •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山山阅读 7,593评论 31 55
  • 《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
    清风8351阅读 2,675评论 0 9
  •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
    海水无痕阅读 3,0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