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春自从上次和他爹呕了气,又开始吊儿郎当起来,去石灰场干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逛到天黑才回家,进了门一句话不说,连她娘马彩凤也没办法问喘一句话。
小月倒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跟前跟后给贵春说好话。
在小月面前,贵春倒是有说有笑,可总是嬉皮笑脸,不正面回应小月的话。
赵有财也忙着村上种果树的事,没功夫和他这小儿子生闲气。
俗话说,坏事里藏着好事。
小月无意间跟他爹刘喜泰学了贵春和他爹的事,刘喜泰倒是对贵春有了新的看法。
他觉得不管怎么样,他和赵有财不同意这门亲事是他们长辈之间的事情,关键的态度还在于贵春和小月。
贵春敢和他爹这个阳洼的领头人翻脸,说明他心里真的是有小月的。
这么一想,刘喜泰思想上得了势,心气也顺了些,对小月和贵春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我看你赵有财怎么办。
小月对贵春每天出去乱逛这件事很看不惯,每天不在一起干活,她担心贵春是不是在外面学坏了。
这天晚上,小月早早地等在村口的小坡上。
天上挂上了星星,贵春疲惫的推着自行车上了坡。
“贵春,你站住。”
小月从坡上站起来,用手掩了掩鼻子,老远的闻见贵春身上一股酒味。
“你喝酒了?”小月赶紧走过去,帮着贵春把自行车推上坡。
贵春打了个嗝,把车子撑在一边,拉小月到旁边的草地上坐下,喘了口气说道:“去找我哥了,在我哥家喝的,没事。”
听了贵春的话,她知道贵春没有骗他,但还是埋怨道:“在哪也不能这么喝啊。”
小月低下头,手指拨弄着衣角,没有说话。
贵春知道小月有话要说,也知道小月不高兴了。
他伸过手轻轻的转过小月的脸,看了又看,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小月,这些天你不会当(觉得)我去城里当二流子去了吧?”
小月哼了一声,说道:“那谁知道呢,城里的花花世界可比咱这山里好哩。”
贵春笑道:“那好还能有你好。”
说着捧起小月的脸捏了捏。
小月见贵春不跟自己解释,生气的推开了贵春。
贵春讨了个没趣,见小月真的误会自己了,站起来说道:“你们都看不起我贵春是吧?好,那我走,走得远远的再不回来了。”
说着,就要去推自行车。
小月见贵春要走,又连忙跑过去拉住贵春,眼泪汪汪地说道:“你别走,是我错了还不行吗?”
贵春本来想逗逗小月,但是看到小月那让人怜悯的样子,又不由的有些难过,觉得小月是最懂自己、最关心自己的人。
贵春把小月拥在怀里,俩人心平气和的坐了下来。
贵春望着天上的圆月,叹了口气。
小月问道:“你怎么了。”
贵春便把自己最近在忙的事情一五一十跟小月说了。
原来,贵春对他哥哥富春上次说的要搞承包种果树的事儿上了心,想借着最近县上大搞果园建设这场东风,把果园种起来。
这几天他一直在他哥那商量怎么落实这事。
小月听贵春要自己搞果园,心里美美的,感觉自己确实没看错人。
她问道:“跟你爹商量了吗。”
贵春摇了摇头。
小月也不好再说什么,握着贵春的手说:“我支持你,你一定能干出个样子的。”
贵春轻轻的捧住下小月的脸蛋亲了一下,说道:“到时候我要用八抬大轿抬你回家,记得我说过的话:让你做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小月开心的笑了,说道:“瞧你那傻样儿。”
把小月送回家已经半夜了,贵春回到家,见厨房的灯还亮着,便走到厨房,见他娘马彩凤正趴在锅头上打盹。
贵春知道他娘一定要等到他回来吃了饭才会关灯锁门。
贵春轻轻地推了一下他娘,马彩莲见儿子回来了,连忙站起来,问道:“你咋才回来?喝酒了?”
听儿子说从富春那回来的,才放心了,赶紧从锅里端出一碗粉条肉菜,让贵春趁热吃了。
贵春本来已经吃过饭了,但他知道这碗饭肯定是他娘热了好几遍了,就低下头吃了起来。
马彩凤看着狼吞虎咽的儿子,这才满意了,问道:“贵春,听你爹说你最近又好几天没去石灰厂干活了吧?总这么瞎逛也不是个办法。”
贵春嘴里憋着饭,嘟囔道:“打明儿开始我就不去石灰厂干活了,还有事要忙呢,你就别管了。”
马彩凤莲不知道儿子要忙什么,又怕问多了儿子烦自己,便嘱咐儿子早些去睡。
第二天一早,赵有财正在喝茶,儿子贵春进来了,戳在门口说他要承包村里的地种果树。
听了这话,赵有财刚以为自己听错了,急忙把一口茶咽了下去,问道:“啥,你要干啥?”
贵春又说了一遍。
赵有财看儿子一本正经的劲儿,又听老婆说他最近老往他大哥那里跑,心想这小子葫芦里倒底卖的什么药啊。
正在这时,马彩凤及时出现了。她一把拉儿子坐下,说道:“你俩有话慢慢说,你爹这几天有点耳背。”
赵有财听了,刚要骂,马彩凤赶紧给他挤了一下眼睛,赵有财便继续炖茶,不再说话。
贵春搬了把小板凳坐下,把自己打算种果园的事和赵有财说了一遍。
赵有财听到这事他们兄弟俩已经商量了之后,开始慢慢琢磨起来。
首先,他觉得,从现在自己掌握的情况看,栽果树这件事长远来说肯定是好事,而且大儿子富春就是干这行的,一直很支持,只要是老大认准了事,肯定没问题。
再说,这件事如果他们弟兄俩真能弄出点动静来,阳洼村说不定就成了典型了,贵春也就有个正事做了,他作为支书和父亲,怎么说都是脸上有光的事。
还有,贵春一直看不上干石灰厂的活儿,整天无所事事也不是个办法,刚好他自己提出来要干,也等于给这娃套上了笼头了(有了约束)。
这么一想,赵有财心里一下子畅通了。
赵有财也想和儿子缓和一下关系,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这件事情必须支持儿子。
他把刚熬好的一罐茶给儿子贵春倒了一杯。
贵春在家里除了小时候爷爷赵奇山给过他这样的待遇外,还从没在他爹跟前得到这么高的待遇。
贵春接过茶,有点愣神。
马彩莲见老汉这般举动,知道老汉想通了,高兴地戳了一下贵春,说道:“你这孩子,也不知道让你爹先喝。”
说着,贵春不好意思地把茶端给了他爹。
一杯茶,让父子之间的隔阂慢慢消除了。
赵有财接过茶放下,问道:“这也不是个小事情,等你哥回来了咱们还得好好再合计合计。”
贵春说道:“我哥说刚开始规模不能太大,先包上十亩地干着试试。”
赵有财听了,点了点头,他想这个数加上下达的任务,也有十几亩了,不是个小数。
他心想这事必须要给乡上汇报一下,一来征得乡上支持,二来也为打开局面造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