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放学去接孩子,在学校门口站了不到10分钟,手中就接了十几张各种培训班的宣传资料。有一张让我挺意外的,是小升初面试礼仪培训班。据老师介绍,现在要上好学校就得提前准备,上课的内容包括声音塑造、形体训练、礼仪气质、逻辑口才等。
想想小升初摇号面试在西安才刚试行了两年,面试培训班却已遍地生花了。
我说我的孩子还小,才上二年级。那位发宣传页的老师就“教育”了我: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就已经开始上了,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想想真是可怕,才二年级,就应该为小学毕业做准备。杂七杂八的课程包罗万象。奥语、奥数,英语,游泳,跆拳道、羽毛球、足球、篮球、小主播、钢琴、吉他.......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这些年,这根无形起跑线的设置在不断地变化着,从10岁缩到5岁,从5岁缩到3岁,甚至已经缩到了娘胎。可怜的孩子还未成型,就已经担负起了未来的压力,正是因为这急功近利的思维才催生了数不胜数的早教专家,胎教专家以及各种培训机构。
起跑线,原是一个体育竞技的概念,是指赛跑时起跑的标志线,近些年却成了商家和众多年轻的父母口中的热门概念。
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电影《起跑线》,影片中女主人米塔,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办法让孩子进入顶尖的私立学校。米塔以为买了高档社区的房子就可以进入上流社会,最后却发现还是不被上流社会接纳。
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就是引导我们思考: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学区房?重点学校?各种兴趣班?高分?这些看似是起跑线的标配,真的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人生的赢家吗?
那赢在起跑线的概念如此盛行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正处在一个信仰缺失,价值观充满矛盾的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取向的功利性,成人社会竞争压力的下移和焦虑心理,已经真切的传导给了我们的孩子。无论是上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包括以后考名牌大学,找好的工作,严酷的竞争现实让我们认定,一定要胜过别人才能抢占有限的资源,过上好日子。
其次,众多的伪早教机构和培训班大肆鼓吹,以起跑线的理论为幌子,为年轻的父母制造焦虑,行营销之实。再加上年轻父母自身对孩子身心成长的普遍规律缺乏了解,对自己孩子的天赋秉性、个性差异缺乏尊重,对自身教养方式的不自信,导致对社会风气的盲从。
还有,父母为了自己的虚荣和面子,一味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比别的孩子强。
这三方面交织到一起,构成了一道类似体育竞技中的起跑线。在这条线上父母似乎找到了一份安全感,各种早教培训机构更得到了实在的利益,政府又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找到了一个出口,三方受益,何乐不为呢?
可是,我们是否真的认真思考过,当我们父母飞蛾扑火般的将自己的孩子赶到这条起跑线上时,是在成就孩子还是在毁孩子?
人生真的有起跑线吗?人生真的有终点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说什么才叫成功?
我的观点就是:成功没有大小,没有早晚,成功是一个正在进行时,是发展的过程,只要孩子还在发展,每一天都有进步就是成功的。
人有先知先觉的,也有后知后觉的,只要能知、能觉,无所谓早成晚成,就是好事。没有必要分什么早晚。
有一个成语叫“大器晚成”,齐白石成名于不惑之后,苏洵是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同时赴考的。姜子牙耄耋之年还在垂钓等待时机。有人会说,那只是传说。那么现实中还真有一位退休之后,才开始白手起家,80岁以后大获成功的人物———哈伦·山德士,肯德基的创办人。
“正在进行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意味着还有更多的上升空间。
比如孩子考了80多分,别一回家就教训孩子,反过来想想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人生是漫长的,不是百米大赛,而是一场马拉松,只要能在赛道上坚持努力付出,就是成功,就是成功者。
人与人没有可比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我们习惯拿自己跟别人比,拿别人跟自己比。你能做到的别人未必能做到,他人做到的不一定就是你能做到的。世上确有天才、神童,但毕竟是少数,你可以学习他们,将他们树立为榜样,但无需复制,就像我们无法要求姚明像刘翔一样灵活,也无法要求刘翔拥有姚明的身高。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成功者。
现在的起跑线不仅是早,还有多杂七杂八的课程包罗万象,还有从小让孩子学骑马射箭,美名其曰,是为了孩子培养贵族气质,可我想说的是,贵族不是训练“训”出来的,而是熏陶“熏”出来的,需要在一个文化氛围中,反复涤荡,让孩子学习骑马射箭没有问题,却无法让孩子领悟到西方贵族的献身精神,表面文章做得再好,也最终是徒劳的。
学得多也就罢了,贪婪的家长还希望孩子全部学得好,好像现在的孩子都是天才,而且是全才,就好像自己的孩子有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常昊的精度、王励勤的力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想要让孩子集众人之优点于一身,那就不是人了,而是超人。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无论我们多么爱他,也没有能力和权力去设定孩子的起跑线,规划孩子的未来,他要自己做出选择,并对自己负责。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己所能,努力守护孩子能够得到的当下的快乐和幸福,不焦虑、不盲从、不攀比,不让孩子毁在起跑线上。
如果说孩子是一棵小树的话,我们的职责是尽可能地扶助他,令其在风吹雨打时,不至于长歪长斜,不被外界的不良因素所影响,绝不是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
人生是没有起跑线的,任何时候都是起跑线。